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读《沧浪诗话》(9)

读《沧浪诗话》(9)

作者: 虎爪猫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7-06 23:36 被阅读0次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所谓诗法,指诗歌的创作规律和方法,包括篇法、句法、字法等等。

陈师道《后山诗话》:黄庭坚曰:“杜之诗法出审言,句法出庾信,但过之尔。杜之诗法,韩之文法。”从这段话可以理解成两层意思:

(一)诗法是一种传承,即从前辈处汲取营养。至于是否能推陈出新,要看是否有足够的才华。

(二)诗法是一种风格的倾向。比如读一篇文章,会觉得有鲁迅的风格,或者是林语堂的风格。这个前提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鲁迅、林语堂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而以上两点都不存在明确的准则。所以,诗法本身就是模糊的概念,有时甚至经不起推敲。

陶明濬《诗说杂记》:

俗体者何?当是所盛行如应酬诸诗,毫无意义,腴词靡靡,若试贴等类。

俗意者何?善颂善祷,能谀能谐,毫无超逸之志是也。

俗句者何?沿袭剽窃,生吞活剥,似是而非,腐气满纸者是也。

何谓俗字?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

何谓俗韵?过于奇险,困而贪多,过于率易,虽二韵亦俗者是也。

在这个世界,绝对的事情少之又少。且不说什么高深的相对论,仅拿身边最普通的例子:

打架是不对的行为,这点我绝对认同。但我和好朋友小明一起走在路上,对面来个小混混莫名其妙打了小明。小明肯定要还手,否则被人瞧不起。如果小明搞不定,我肯定要帮忙,否则也会被人瞧不起。

啰嗦一堆,无非是想说:凡是说什么什么是不对的时候,必定已经选好了立场,或者已经站在了被被人赋予的立场之中,有选择地去屏蔽掉有违这个立场的事实或思想。小明的立场是一个男人,我的立场是一个朋友。

然后再去看这五俗以及陶明濬的解读时,能够更客观一些。

关于俗体。应酬诗并不少见,游戏之作,甚至相互吹捧的很多。但应酬诗也不乏佳作,比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假如将送别也归入应酬一列的话,精品就太多了。

关于俗意。这个不好讲,有些含义是接近俗体。关键在于什么是超逸之志?假如一定要拔高到这个程度,估计很难有盛唐诗歌百花齐放的局面。

关于俗意。反对剽窃是必须的。但至少有两种情况需要除外,一是用典。诗歌是简练的,用典可以以最少的字来准确表达出作者的精神、思想。二是借用或者化用。这点就需要作者有绝对的才华去驾驭。举三个被广为称赞的例子:

(一)直接拿来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本是翁宏《春残》中的诗句,晏小山直接拿来用在《临江仙》中,诗句的意思也没太多变化,整首词看起来比翁宏的原作更协调。这是一种能力,算是一个层次。

(二)直接化用。天若有情天亦老。本是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一句,而且是结句。而伟人化用之后,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蕴藏的能量和气魄,已远远超过原作。这是高了一个层次。

(三)间接化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是文章中的一句,不算诗歌,却是化用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略作改动之后,原句明显落了下风。又高了一个层次,算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好的注解吧。

关于俗字。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是以文字为基本单位构成,而文字诞生的最初需求,是其功能性,其次才是感情色彩。所以关于文字的俗与雅的界定,本身接近于一个伪命题。再有,俗和雅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时候存在着转化。如《笠翁对韵》: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可算是雅。但如果在作诗或对联的时候,一味地讲究清风明月、绿叶红花,却又俗了。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俗就一定不好吗?白乐天的诗,算是俗的代表之一,他不是不能雅,而是乐于俗。王安石的评价:“世间好言语,已被老杜道尽;世间好俗语,已被乐天道尽。”并不是贬低。宋诗学“忌俗尚雅”的同时,又显得言不由衷。如东坡既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所谓的以俗为雅,操作空间太大。白马尚且非马,对于诗你说它雅了,那它就可能就是雅了。

关于俗韵。大概是指诗歌用生僻字入韵。这个不好说,诗,重要的是内容和情感,至于用的什么韵,似乎不那么要紧。用险韵,也有炫技的可能。

相关文章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9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2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3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4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5 重温...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9

    诗评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 盛唐人有似粗...

  • 读《沧浪诗话》札记(十七)

    前辈谓《大招》胜《招魂》,不然。 荷按:前辈,指朱熹。《楚辞集注》谓《招魂》:谲怪之谈,荒淫之志。《大招》“于天道...

  • 读《沧浪诗话》札记(十六)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 荷按:高适多胸臆语,气骨浑厚,慷慨激昂中时见悲凉。岑参...

  • 读《沧浪诗话》札记(十八)

    韩退之《琴操》极高古,正是本色,非唐贤所及。 荷按:《琴操》非古诗,非骚词,太白、子厚诸人皆不能作,惟退之正合其本...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4

    陈伯海漫谈《沧浪诗话》 严羽的诗歌理论,集中在他所撰写的《沧浪诗话》里。另有《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一文,扼要地说...

  • 《人间词话》卷上 九 十

    《人间词话》卷上 九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诗话》"公”作“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

  • 习读《人间词话》译注笔记十七

    卷一 人间词话本编 九 兴趣说、神韵说与境界说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诗话“公”作“人”),唯在兴趣。羚羊...

  • 14----- 一读诗话,如入桃源B

    坚持。 一边读期刊。一边思忖,如何独辟蹊径。正读着,一段引文,吸引我去查了它的参考文献-----《沧浪诗话》中“别...

  • 人间烟火有时尽,诗词歌赋不能停

    严沧浪在《沧浪诗话》里开篇说,学诗者以识为主:须入门正,立志高;师汉魏晋以及盛唐。诗文首推《楚辞》,诗人首推李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沧浪诗话》(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yr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