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内涵

作者: 问挚 | 来源:发表于2015-06-25 19:15 被阅读872次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崇仁,孟子尚义,这是儒家思想不变的正统。“仁义”同时也是中国伦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不仁不义是对一个人人格的极大否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仁义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扩充的,但仁义理论的扩充总是围绕着孔孟最初的涵义而展开的。

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非常具有概括性。但是,当把“仁义”分开,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发现这样过于简单,达不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因此,还要一一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理解。

说文解字注中:“仁,亲也。亲者、密至也。从人二。中庸曰。仁者、人也。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这即是说,仁的本义应是人与人的亲密相处。这正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的原因。孔子极大的把“仁”的内涵丰富了,孔子将这种人与人地相处推而广之,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规范,并渴望“克己复礼”然后达到“归仁”的目的。这也就是说,孔子的仁是外在的仁,是一种有高度的社会规范,因为“复礼”才能“归仁”,在这里,礼和仁,并无很大的差别。就算说“忠恕为仁”、“观过知仁”,这也得是做到忠恕、观过之后,才能达到仁,而不是把内在的仁展示出来。再如“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仁”,这也是从人的外在表现来定义、约束仁的范围。

但是,当仁到了孟子那里,则是“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是人天生而有的,不是后天修习而得,因此,这时仁便是内在的仁。发展、达到仁,需要向内心探求,并且还要“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再来说“义”,说文解字注中:“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威仪出于己、故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意。”这也就是说,义是由内而发的美好情感。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义,善也。谓性发强而又良善也”。由内而发,因此每个人都有义,符合仁,符合社会规范,便是义,因此义也有社会规范之义。这才有“见义不为无勇”、“动则思礼。行则思义”。《易传•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就是以敬来正直内心,以义来方正行为,更能体现出义作为规范。

“义,度也,必由中断制。”作为社会规范的时候,义与仁有不同,义在这里强调“断制”,也就是要断开,分开。这也就有了后来朱子所说“义是活物,义无定体。”因此,义是一个灵活可变的原则,不同的时候,义自有其不同之义。

仁与义,有很大的不同。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仁,义必由中断制也。”。孔子之时,尚希望可以人与人在一起得到良好的相处;而到孟子之时,社会日益混乱,人与人在一起难以和平,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之时崇仁,孟子之时尚义。因为孔子的希望是人与人和,而孟子时,和已无望,并且认识到,人必须分,而后才能和,和即合。这里的内在原因就是私有制的确立以及其作用的发挥,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认同,成为社会的未来趋势。孔子希望的是原始公有制,因此崇合之仁;孟子看到私有制的生命力,因此说分之义。

这一点是崇仁尚义的主要原因——仁合义分。《孟子•尽心下》曰:“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这也体现了仁合义分,因为父子是血缘,是内,是合,君臣是等级,是外,是分。因此,父子为仁,君臣称义。

《礼记•礼运》:“仁者,义之本也。”义是要符合仁才能称之为义,因此,仁为义之本。义表现为行为,仁在后来逐渐发展为内在之仁,即恻隐之心。这也就是说,仁内义外,义是仁的发作,仁是义的动力。进一步,凡是超出个人利益、个人本分的行为皆属义行范围。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这种仁心义路的说法就显示了“仁内义外”。

从实质上来说,“仁合义分”正是“仁内义外”的一个表现。正因为仁内义外,因此,仁才能够合,才能亲;义才能断,才能分。

仁义的核心是“仁内义外”。其他涵义都是由“仁内义外”而生发,由“仁合义分”来表现出来。这才有韩愈所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合则亲爱,行宜则断明。至于作为社会规范,作为政治型的仁义,即在公羊学中的表现,与我们所说作为儒家学术的仁义略有不同。儒家学术的仁义,是从人出发,关于人本身和人的行为的学问,是人的道德上、伦理上的仁义;政治上的仁义,便是强调本分、等级的仁义,是作为统治人的仁义。这是与学术上的仁义的根本不同,仁义的本身,是要发展人、完善人,但政治上的仁义,是要统治人,约束人。

相关文章

  • 仁义之内涵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崇仁,孟子尚义,这是儒家思想不变的正统。“仁义”同时也是中国伦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 晨读(30) 仁义的内涵

    古人对“仁义”内涵的理解,比我们更朴素更深刻。他们更接近自然,更有天然本然之心。 古人云: 与朋友相处,如果一味的...

  • 陵州印象组诗二

    仁义广场仁义坊, 仁义石重立中央。 仁义之邦说仁寿, 图文雕刻话沧桑。 广场文化道仁义, 休闲娱乐好地方。 仁里寿...

  • 司马迁的仁义观(续)

    人富而仁义附焉。 渊深而渔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如果没有经济基础,很难实现仁义。这里的仁义是司马迁...

  • null

    中原之师,仁义为主。 仁义既无,四夷来侮。 ——「中原吟」邵雍 ​​​

  • 仁义

    仁者爱也。义者正也 行仁义,了生死。 古人以仁义之师为至高, 仁义之师胜虎狼之师? 历史上,秦军行功爵制。 分田分...

  • 生活中的美学(七)

    ■线条表达的内涵之美 内涵,需要去不断认识、挖掘和体会,真正的内涵之美是一种自然之美、真实之美。线条的内涵之美也是...

  • 仁义说

    呜呼!五四以后,世多不言仁义矣,或斥仁义为伪,或笑仁义为迂,实不知仁义也。彼以煦煦之惠为仁,孑孑之行为义,而不知仁...

  • 生而为人,行之以仁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意为...

  • 《群书治要360》务本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夫礼教之治,先之以仁义,示之以敬让,使民迁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义之内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le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