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越界
1. 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2. 解除“都是因为我”的魔咒
3. 投射让我们偏离真相
4. 自我修复——孩子本有的智慧
树立起自我和孩子之间的,
物理边界,心理边界,
有独立的自我空间,
不越界。
二、不评判
1. 没有不乖这回事
2. 不指责,不推责,给空间
3. 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
不评判,不居高临下的俯视自己的小孩,
不评判,不给自己的小朋友贴标签,
不评判,平等却能智慧的引导。
三、负责任
1. 做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
2. 能自我负责就能自律
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才能让自己的小朋友能够拥有良好的情绪,
做一个成年人,
而不是一个自我情绪随意安放的未成年的小孩,
责任,让彼此之间更好。
四、无伤害
1. 怎样说,才能无伤害
2. 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
语言的暴力,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非暴力沟通,
同样,
让彼此更加顺畅和美好。
五、一致性
1. 做真实的父母
2. 养育的初心,爱还是恐惧
成熟随着年岁的增长,
至少外表会朝这方面演化,
但心里的成熟,
仍然需要不断的磨砺。
成熟也许不是一辈子的稀缺品,
但真实是,
你的真实,
会投射到孩子的世界之中,
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六、自我调整
1.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2. 训练转念的力量
爱和恐惧,
一念天使,一念魔鬼,
驱动着自我和小孩之间的底层链接。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如水润物细无声一般的,
滋养,觉察。
做好父母,
不是让孩子怎样怎样,
而是让自己改变,
修自己,
做自己,
成为自己,
成为更好的丈夫,父亲,儿子。
育儿书籍,
上为工具,方法和理念,
下为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底层理论。
术和道,叶和根,但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