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晚上8点37分。
北京大雨,从昨天半夜一直下到现在仍然没有停的迹象。
我家在20楼。
我站在窗边,听着雨落下后打在地面、楼顶和树梢上的声音,呜呜呜,哗哗哗。
我感受着雨里的风,有丝丝凉意,清爽舒适。
突然觉得,我好像已经有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宁静得感受雨天了。
小区里的楼群,在这个时间,也只有零星的窗户格子里亮起灯光。
旁边马路上,车流不息,一辆接着一辆。
绿灯亮了,车流开始蛹动,后面的车会紧紧跟上,好像这条车的长线永远不会断开。
马路边的行人,打着伞,不断在路灯的光晕里出现又隐去,真真像那“风雨夜归人”。
不知这么晚还未归家的人,打着伞行路的人,心里是否在咒骂这个鬼天气,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雨夜。当然,如果我今天上班,估计则不然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休息,十几年的工作,我从未停下来过,即便是感冒发烧,除非身体有其他不适,需要到医院就医,最多也就花个半天多的时间。只要检查结果不吓人,我都会继续工作。
真的和那些很俗气的套路一样,我觉得我还年轻,即便有疲惫,有情绪,即便积压得时间久了,我心想,习惯就好,坚持坚持就过去了,就适应了,就看开了,就化解了,可是没成想,这“就”字后面的种种理想状态,一直没有到来,反而是身体发出了警鸣,才让我不得不把自己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
初次检查,情况未明,选择药物治疗,复查时,情况依然不佳,医生皱眉,建议我手术,术中再看具体情况。
就这样,我住进了医院。
很奇怪,我一边忐忑自己的身体状况,对未知的结果分外担心,一边心里居然有丝窃喜和轻松。
我觉察自己的真实感受,她大概觉得,我终于有充分的理由,停下来休息休息了。
我一向睡眠很浅,尤其是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结婚生子,身份越来越多,责任的担子越来越重,我的睡眠质量在低谷继续下跌,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一点点光线都能让我无法入眠,一点点声音都会让惊醒心悸,整夜整夜的梦境,画面和声音、紧张和哭泣,继续影响醒来后的我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
即便如此,我仍未停歇,像个不断被责任抽打驱使的陀螺,不停旋转。
但是住院的那几天,尽管楼道夜里的灯光很亮,尽管不断有人走来走去,尽管早上5点钟人们就起来洗漱、护士开始量体温血压等等,开门关门声很大,我都能听到,但是我依然睡得很踏实,听到了,就继续睡过去,没有因此而莫名升起的烦躁,也没有对即将到来的手术的担忧,睡觉只是睡觉,吃饭只是吃饭,我可以平静得、耐心得做每一件生活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我收获了内心久违的宁静。
这本是生活里最基本、最稀松平常的事啊,可是我竟然丢了它们有十多年。
我终于可以不再因为手头的工作会让我加班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而焦虑,下班越晚,代表上床睡觉的时间就要推后,睡眠时长要被压缩,这对于本就睡眠质量很差的人来说,会让人更加绝望;我也不会在每天早上,即便是周末也会比闹钟时间醒来得早而懊恼,工作让我的心持续紧绷,像在钢丝上走得久了,即便到了地面,也会提心吊胆,不知怎么放松。
十几年的时间,我一直追在时间的屁股后面跑啊跑啊,累了也要坚持,委屈了也要咽下去,每天早上匆匆,下班也匆匆,来不及抬头看天,来不及让心真正感受自然的变化,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都会让我烦躁,因为时间不够用,因为又不能早睡,时间就这样,在永远不够用中,哗啦啦得就把我的生命之书翻过去了一半。
而在停下来的这段时间,我很感谢这个契机让我停下来,停下来感受一下外界,感受一下内心,真正的享受一下生活本来的节奏,分外幸福,分外心安。曾经测量表给我的重度抑郁的结果,好像也在这一次与生活和内心深度链接的过程中,自愈了。
我站在20楼,看外面匆匆的行人,停停走走的车辆,我突然觉得,打工人上班的每一天,一天又一天,好悲哀。社会在呼吁——我们要想办法获得内心的平静,减少焦虑,多感受生活的美好,多享受生命的精彩,这些可以有效缓解我们的焦虑。可是,真的有这样的时间吗?如果可以,谁愿意被时间锁住,被公司诸多不合理的条条框框锁住呢?只要你还是牛马,你就挣扎不得,反抗不得,压下愤怒,咽下委屈,直到身体亮起红灯,直到你被迫停下,可是,可是,你有可能,再也没有健康的身体去疯、去体验、去快乐了。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被迫停下,哪怕一个月只有两天,哪怕这两天的钱我们不挣,我们也有主动停下的勇气,关掉工作消息,任性一次,真正放松一次,停一停,对公司真的没什么损失,但是对你却益处颇多,因为如果你学不会主动,那你只能被动接受,无论结果是什么。
不要让医院给的检查结果,来得太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