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工作多少带有功利色彩,过于关注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事情,总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去做,这会让人感到紧张、疲惫,甚至忧郁。如果人一直处于关注某事的兴奋之中,缺乏敏感的心灵,就会容易烦躁,让自己的意识失去平衡。这既是造成疲劳的原因,也是让人疲劳的结果。
当我们非常劳累的时候,就会对周围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因为没有兴趣,就很难放松,结果越发疲累和兴趣索然。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们想想,如果自己总是有烦躁情绪,总是对别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就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专注于某事,太想达到某个目的,没有真正放松的缘故。
罗素提出,人应该保持一种均称的意识,这就需要有一些闲情雅致,这可以让人感到抚慰,我们只是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一个小角落,过于沉溺于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小世界中,从而忘记了我们其实只是大千世界中的微小颗粒,我们就不会太过于重视自己,从而避免偏执。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悲伤、忧郁、挫折时时会发生,所以我们就应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不会过度兴奋,也不让自己过度悲伤,我们应该坚持自己不被命运所压倒,这就需要培养一些生活小情趣,用来让自己的生活丰盈。
总体上而言,我认为罗素在讨论如何达到幸福的状态时,都提到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要掌控自己的内心。在整本书中都没有提到如何提高物质水平,或者如何通过享受物质来达到幸福的状态。
罗素其实还是认为幸福与物质无关,完全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掌控自己的内心,是达到幸福的关键。我们总是在说“自律”这个词,这个词一般都是指人的外在行为的自律,比如能够坚持早起锻炼身体,坚持每日读书,坚持每日吃早餐,坚持不睡懒觉等。但很少人提到心里自律,我认为罗素的理论可以让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就是精神自律,通过一定的心理暗示、心理训练,让自己在精神上学会约束自己,不过度兴奋,不过度悲伤,多去想想开心的事情,不要让自己陷入悲伤忧郁的情绪无法自拔,我想这才是能让人真正走向幸福的法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