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九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09:46 被阅读0次

文/涅阳三水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不同于认识过程的一种心理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

可以从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看到他情绪上的变化,这是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

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是通过内分泌腺的作用实现。

~~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指面部肌肉活动的模式,它能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人的不同情绪和情感,是见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

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

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

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情感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之间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就无法表达。情感也能制约情绪的表现方式,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

情绪和情感有四大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

情感和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内驱力是激活有机体行为的动力,但是情绪和情感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从而能更有力的激发有机体的行为。

情绪和情感的动机功能还表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动上。


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的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期的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情绪和情感组织功能的大小,还与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有关。

情绪和情感对记忆的影响表现在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带有愉快色彩的材料。

情绪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当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变得和善,也乐于助人。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

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性,这种两极性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对立。

情绪和情感有四个维度: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问情绪的状态,也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久的,而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行为。

应激是出现意外事件,或者遇到危险情景时,表现出来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

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的。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包括对行动目的的确立和对行动计划的确定以及采取保证达到目的的行动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准备阶段,按照勒温的说法,动机(意志行动)的冲突一般有4种形式:

双趋式冲突: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不能同时达到,遇到的冲突,叫双趋式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式冲突:一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冲突,如生孩子时候保大还是保小的选择。

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标,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如想吃糖,又怕胖的冲突。

双重趋避式冲突: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如回家过年时,买到票花钱多,买不到票又想回家的矛盾。

~~

意志有4个方面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的支配自己的行动,是指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随波逐流就属于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的不失时机的采取决定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虎头蛇尾和固执。一味的钻牛角尖儿,碰得头破血流,还不知道拐弯儿,就是执拗。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就是平常所说的自制力或者叫意志力。和自制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怯弱和任性。

意志品质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性格的标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培养和锻炼,需要长期的努力。

相关文章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九

    文/涅阳三水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不同于认识过...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九

    文/涅阳三水 【第一节:第四到第七单元】 心理发展的进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一

    文/涅阳三水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四

    文/涅阳三水 【第四节:社交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交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社会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三

    文/涅阳三水 【第3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二

    文/涅阳三水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教导社会成员...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四

    文/涅阳三水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每一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个属性的反应,就是...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八

    文/涅阳三水 【第一节:第一——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六

    文/涅阳三水 【第6节:沟通和人际关系】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七

    文/涅阳三水 【第七节:社会影响】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的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cb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