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杂家杂谭读书有感
谈读书① | 聊聊功利性阅读

谈读书① | 聊聊功利性阅读

作者: 鱼小哆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4:18 被阅读301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晚上,打开简书,在首页看到了一篇文章,称自己2017年读了几千块钱的书,只推荐这几本。虽然标题党味道极其明显,但我还是点了进去,想看看她推荐的到底是什么书。

一直看到最后,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年孤独》,那些书几乎可以说都是快餐式的成功学书。第一反应,她推荐的书其实都不怎么样。

后来我看了下评论,才知道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感觉。大家还在下面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那些书都是畅销垃圾书,一派认为那是作者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批评。

的确,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眼中也有一千本他自己认为的好书。对书的选择和阅读,取决于生活环境、知识水平、专业、兴趣爱好等很多因素,所以单纯认为别人推荐的书是垃圾的确不好。但这里评论的人没有就推荐本身,而单纯是从书的角度谈论哪些书值得读,哪些不值得读,这就没什么毛病。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所以,我想借此谈谈功利性读书这个话题。

谈到读书,我还是首先想到了培根在《论读书》中的那一段话: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这里,就涉及读书目的为何这个命题。

有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有人读书是为了愉悦身心,有人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有人读书是为了增长视野。所谓开卷有益到底是否有益暂且不谈,这里要谈的是当你打开一本书,你抱着什么目的。

不得不说,现在信息的膨胀让人们无暇读书,或者说不甘于花几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去读一本书。

好高骛远,可能是很多人的通病。

我们喜欢望着天空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一飞冲天,却从没有为能飞上天空做过哪怕一丁点努力。幻想不能当饭吃,但给你麻醉让你觉得你肯定能成功,却能让你沉迷在对未来的憧憬中,久久不肯出来。

大家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书的书名是这样的:30天读懂xxx,xxx助你走向人生巅峰,xxxx的捷径,xxx升职,xxx高效方法……这种书害人不浅。

很多人喜欢走捷径,然而在学习这条路上,并无捷径可走。你要熟知西方文学,那么,莎士比亚、雨果、拜伦、狄更斯、海明威、毛姆等一流作家的书,你都无法绕过去;你要熟知历史,那么,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普鲁塔克、塔西佗、吉本、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书,你也需要一一拜读。

所谓30天读懂西方文学,或一本书让你掌握西方历史,都是大写的扯。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读呢?这就归到了本文的主题——功利性阅读。

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人不爱读书,但需要读书装点门面,显得自己很有文化,但又不想一本本读下去,所以一本书讲通所有,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不是真正的阅读。

还有一些人,希望借读书来发大财,快速发大财,最好是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立马成功那种。

但我们都知道,若你想发大财,读书可能是来得最慢的一种方式。读书本身产生不了效益,它甚至不能给你带来直接的帮助。

比如,你读一本历史书,它带给你的,是你在阅读时的思考,或某段话对你忽然之间的启发。这些思考和启发,本身无法帮助你赚到大钱,但他们会提高你认知世界的水平,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些,是读书无法显露在外的。

那些想借一本书发大财的人,最终有可能转到反面,就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读书无用论”。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还是朝九晚五过着苦逼的生活?你看看我,没读过几天书,不照样开着宝马住着豪宅走向人生巅峰?”

可怕就可怕在,很多人读书,还真的处于功利性阅读的这个阶段。

有些人根本读不进去一本书,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扭曲的。读书不是为了自我愉悦,就变成了一个任务,读书的美妙便无从谈起。读书成了一件功利的事,那读书本身只是一个求名逐利的过程。

尤其在现代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图书有甄别能力,哪些是你该读且必读的,哪些是你读了跟没读一样的,哪些是你读了还不如不读的。

不是说本文开头提到的作者不对,而是说,在读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选择那些真正该读的书。畅销书本身没问题,但就怕有些书只是畅销书,却不具备启发人智的内容。倘若读完一本书后,你更浮躁了,觉得别人的成功怎么那么容易为何自己迟迟不能成功,反而陷入更加悲观的泥潭,那就得不偿失了。

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

“你的成功我复制了,可是我到哪去粘贴呢?”

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不会被外物所役。就像有句话所说:“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因为你一直在听,却没有自我。

后来,我还看了这个作者的其他文章,有一篇文章是《1月看了30本书,推荐这7本给你》。在书单里,有两本书让我觉得震惊——《乔布斯传》《百年孤独》。《乔布斯传》有50万字,《百年孤独》26万字,而且它的难度无疑决定了阅读速度不会太快。这个作者说自己只用两天时间读完了《百年孤独》。

大写的“服”。

我很疑惑她是如何做到的。在这里,我暂且认为作者阅读速度超群,一个月除了这两本,还看了28本书,是个奇人。所以我专门看了一下她对于这两本书的所谓个人观点。

我只是简单复制粘贴到百度,就发现几段文字都是粘贴的图书内容简介。对于《乔布斯传》,所谓个人观点部分,只有一段“我是一个果粉”。

也许作者真的认真读了这些书,但这里并没有看到哪怕一句对这本书的个人看法,还是让人颇感诧异。你可以说,作者只是推荐这些书,谁说不可以复制粘贴图书内容简介了?但是,她开头说了这样一句话:“根据读书笔记以及我个人的感受……”

而让我更诧异的是,类似这样的标题,有太多太多。以一个月时间计算,除去睡觉、吃饭、工作时间,恐怕一本50万字的《乔布斯传》都难读完。一个月30本,相当于一天一本的速度,且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字的大体量。

所以,你真的读了吗?

如果阅读变成了一件功利的事,那是阅读者的悲哀;如果这种功利性阅读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觉得阅读就是这样的,那只能说是阅读的悲哀。


【谈读书】系列,分享读书方法、读书内容、读书体验,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读书。

相关文章

  • 谈读书① | 聊聊功利性阅读

    昨天晚上,打开简书,在首页看到了一篇文章,称自己2017年读了几千块钱的书,只推荐这几本。虽然标题党味道极其明显,...

  • 罗翔再谈读书的意义时说

    罗翔在谈读书的意义时说,“读书的目的有两种,功利性的阅读和非功利性的阅读。” 如果读书只是为了成功而进行的功利性,...

  • 论读书

    读书分为功利性读书和非功利性读书。功利性读书是指阅读一些获取特定技能的书,以通过考试、考级,如高考、公考等。其他的...

  • 读书到底要不要那么功利?

    前天和一位朋友见面,谈到读书是否应该具有功利性,给了我启发。我的观点认为,读书还是应该功利些好。 什么是功利性阅读...

  • 如何快速看完一本书?

    关于如何阅读,市面上有不少的阅读书籍。作为一个喜好非功利性读者,我一度非常反感那种“功利性”的阅读方法。但随着要读...

  • 读书是为了让自己谦卑

    今天听了罗翔老师关于读书的一个视频,其中里面提到读书分为功利性读书和非功利性读书。他说到功利性读书常用于我们的各种...

  • 阅读变现的独家秘籍,坚持一年,收入最少多赚2万+

    最近一个月一直在进行阅读修炼,学习了深度阅读、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和主题阅读等,我是带着功利性目的进行读书,在读书...

  •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何在

    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有功利性目的和非功利性目的两种。 首先,从功利性目的来说,读书使人明事理、求上进。书是人类智慧...

  •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

    阅读之前有目标,阅读之后有输出。 【功利性读书】: 1.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的【输出】 2.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 阅读之浅见

    阅读对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必不可少。 阅读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功利性阅读,一种是非功利性阅读。 功利性阅...

网友评论

  • 黑天也光明:作者分析得很透彻
    鱼小哆:@黑天2017 谢谢:smiley:
  • 范特西东哥:好好读书,这是一种修养
  • 杨激辉:常读书的人不会缺书单,功利性阅读不会长久,读书多的人也不怎么会吹嘘自己在有限时间里读了多少书。读书,是自己的事,爱读什么就去读什么吧,要书单有个屁用,只会掉进功利化阅读的陷阱!
    鱼小哆:@杨激辉 是的,读书就是个人兴趣,自己喜欢的就去读,这样就够了
  • Demicat:幽默而锋利,佩服。不过有一点,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王佐良先生译培根《论读书》,原著的翻译并没有融入中国元素译法🤗
    鱼小哆:@抑郁先生_ 嗯嗯,谢谢您的指正,是中译本:smile:
  • 846cfb90e1a5:武者配剑,长短兼备
  • 766852204a8c:读书感觉不到愉悦,怎么办
    鱼小哆:@打不死的洋芋 我一般是边看边把喜欢或者受启发的句子记下来,全部看完后整理个读书笔记,但一些轻松的随笔和散文之类,就是读读就过去
    766852204a8c:@鱼小哆 看完需要总结吗
    鱼小哆:@打不死的洋芋 你这个问题恰好也是我要写的选题之一。因为我们从小都被灌输学习很苦,读书很苦这个思想,而且上学时主要都是看教科书,即使是课外书也是被强迫,所以会感觉是种任务。这样的读书肯定不会愉悦的。真正的读书是读你真正想看的,不管什么类型,能看进去就行,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喜欢哪个方面,就可以自己选择想读的书了。
  • 小妹年芳16:我不爱读书,喜欢凑热闹。听听别人曰,有兴趣也曰曰
  • 未艺:最近才发现,自己不会读书☹
  • 草上的微光:再读此文,看到严谨认真的你👍
    鱼小哆:@草上的微光 谢谢
  • 厌倦是没有尽头的:哈哈哈哈,我看到了,但是没点进去,我去找找。
    鱼小哆:@不记來时路 :joy:
  • 93405a19735a:今年买了不少书,但只读了西方哲学史的前150页,加四五本牛津哲学家通识读本(10W字一本左右)。因为能静下来的时间真的不多。
    鱼小哆:@mogician 恩,一般我都是睡觉之前读一会儿书,或者是周末的时候。
  • 徒忧子:文章写得好😊。早安,朋友(๑°3°๑)。
    鱼小哆:@徒忧子 谢谢~早上好
  • a1ceb0b676c2:有需求就有市场,大部分对成才成长都有渴求,漫长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结合所学,周期过长所以不自觉的希望可以学习前人所总结,总结也需是对的,不过毕竟不是自己所感所想所以调用有很大困难。主要还是需要我们把读书和生活做联系,学以当然是为了致用。
  • 罗幕清寒:哎…身处这个快餐文化时代,读书也有点怪味,文章我倒是没点开看,其实个人追求不同,没什么好评判滴
  • Dobe_Deng:说的很好!阅读不应该是功利性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它似乎不能给你带来什么,但是就像你吃过的美食一样,已经被吸收成为了你身体的一部分,藏进了你的气质里。。。其实,对于阅读我也还有迷惑,这篇文章收藏以后再看一遍哈哈。我喜欢读书不过是喜欢书里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有那些让我无比享受的文字,仅此而已。:smile:
  • 5c9f49c0e83e: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是融在骨子里气质里谈吐里很自然的东西。
    鱼小哆:@Tryeveryth_d5fa 非常同意。
  • 漫谈忆夏:先看了那篇,扫着看完的,几乎就是简介,不如直接看当当。遇到感兴趣的书我也会读的很快,今年看了10多本,其中7本明朝那些事儿:joy:,去年三体三部还用了半年。功利性这事吧,我今年也读了极简欧洲史,不知道这算不算快餐,主要是对西方历史太不了解了,所以需要一本书来介绍大概。
    鱼小哆:@夏说谈叨 极简那个系列书挺好的,是帮助梳理脉络,和那些书不一样:smile:
  • 沧海一笑_:在理!
    那篇文我也看了,看后,有一点纳闷,简书声称拒绝标题党鸡汤文等,却经常见此类文满“书”飞,还有甚者,一些内容空洞情节平坦文法不通的也常见于首页和热门,是审编的问题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总之,带着期望而来,如今看到失望偏多。
    沧海一笑_:@沧海一笑_7386应为“ 捷径“
    沧海一笑_:@鱼小哆 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一些貌似聪明的人,以为辉煌的结果与捷有很大关系,于是便热心与此。如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定制规则的人还怂恿这种行为,这就让人无奈了。
    鱼小哆:@沧海一笑_7386 标题党和看似夸大的标题可能总会吸引人去看吧,他们觉得写作是有套路的,用这种套路去写爆文是他们的目标,感觉很可怕
  • 夜_阑珊:我实在特别想快点看完一本书,因为我想看的更多!但我实在快不起来,目前一天上班之余只有一到两个小时看书,看完一遍我记不了多少,所以我得又看第二遍把书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之后记忆和消化提炼出来的内容,然后写一篇深度思考后的读书感悟,一本书彻底结束大概要两个星期吧。这样最终留下来的,就真的是我的东西!别的读书方法对我都不管用!:joy:
    鱼小哆:@身在白云外 读书让人快乐:blush:
    身在白云外:@夜_阑珊 我曾经花两个月的时间看了一本《红楼梦》,也曾经一年看一百本书,寂寞的时间变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 西西弗维:对认真读书不卖弄风情的读者确实是一种伤害
  • 東大:昨天也看了那边文章,骂声一片啊
  • 1f2a34ca677f:每个月坚持读两本,不多不少,因为备考➕上班所以时间有限,但每读完一本书,都会认认真真去读豆瓣上的书评,认认真真的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写一篇读书笔记,虽然读书目前以小说为多,但是2018年特别希望自己多读一些其他类型的书
  • f7dc1a26ea69:这个问题就好比读书应该用手机、kindle、ireader、pad还是实体书
  • 留个影儿:巧了,昨天我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如今急功近利的人大有人在。
    个人认为捷径有两种,第一种,看所谓的成功学…找人抱大腿。第二种,自己一步步走过来取得成绩,别人来找自己“索要”捷径。
    鱼小哆:@个人回忆录 嗯,昨天这篇文章有很多人评论的,我后来还看了这个作者的其他文章,不是很认同,所以才写了这篇文章。
  • 壶觞自酌:我也点了那篇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汤文与工具书,标题党。我很反感简书上充斥的各类推荐,我不知道他们自知之明如何,反正我不喜欢这种自以为“人生导师”、自我感觉良好的写作心态。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辩解说“我只是按照我的喜好进行推荐,并未强迫任何人读”,这种简书里司空见惯老赖的辩解我无力反驳。我只想说,如今简书的热门文章,真的不忍卒读,精品也有,但实在不多。简书的格调与情怀,早已糟蹋于这种哗众取宠且听不得批评、不愿反思的大V之手。他们不仅互相捧杀了彼此的进取心,还利用自己影响力引领了简书的浮躁写作心态。他们宣扬着自己的成功,让大多数人去效仿和学习。当然,他们听不得别人这样说,并有很多反驳。可是无论如何反驳,乱象摆在那里,我只能回报以看待老赖的冷笑。
  • 草上的微光:好文
    诚邀您来一篇“聊聊功利性写作”
    鱼小哆:@草上的微光 好呀,马上去拜读:smile:
    草上的微光:@鱼小哆 《读经典,写我心》已拜读,写的都是我心里想的笔下写不出来的,棒!我也写了个豆腐块《鸡汤有毒》,欢迎指导😀
    鱼小哆:@草上的微光 好主意,有时间要写一篇关于功利性写作的文章,确实也有很多话想说。我写的一篇《阅读读经典,写文写我心》,就是关于爆文的,欢迎阅读指正~:blush:
  • 阳光贝拉:其实读书就是个爱好,为啥那么多人妄想着多看几本书就能发财呢?的确好多人都功利阅读,你分析的到位😀
  • 榕小蜂2:现在人的责任意识真薄弱,如果别人问我问题,我知道的不那么清晰,我觉不讲。
    百年孤独看了两边,两次看一个月。
  • 烟雨梅花:哇哇,这观点,一样一样的,反感那些标榜着成功学的书,读书本来就是爱好嘛。
  • 榕小蜂2:显得自己很有文化,但有不想一本本读下去
    “又”
    鱼小哆:@老饕2 谢谢指正:blush:,马上改过来去
  • logpaf:与其谈读书,不如谈吃菜:joy::joy::joy:
    鱼小哆:@纳瓦谢利采夫 哈哈,这个可以谈一谈,毕竟我是个吃货:stuck_out_tongue:
  • 好好种地:读书有很多种读法。其中之一就是与书中人或作者对话,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从你自己的经历中找案例来证明;若不正确,就找例子来驳斥,这种读书方法很有趣也很慢,因为这种读书的过程就是你在作者的引导下对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另一种读书法就是好似坐在街头听全身刺青的大哥吹牛,有兴趣的就竖起耳朵听,没兴趣的就礼貌地点点头,神游十万里,一通听完,起身拍拍土回家吃饭。还有一种学术性的阅读就是“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其实看书也是看题,有了一个观点,再到书中去相关的观点或论据,所以看目录,看每段的首句,找到了就摘下来或细看,这种英文里叫Skimming & Scanning, 快速阅读,查找资料。江湖中大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叫“铁掌水上飘”的可以是裘千仞,也可以是裘千丈。
  • 勿须书生:作者分析的很有道理,当你看到打了鸡血的文章时,首先要分析一下,看看他说的是否有悖常理。我想那个作者或者是功利性阅读了很多书,或者只是功利性写了很多文章。
    鱼小哆:@河东朗 她的文章列表里类似书单的标题特别多,应该是属于后者。
  • 157cd2a12e61:可能是大家都浮躁了吧 大学时细细读了几遍《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工作后虽然我心里知道《红楼梦》最适合品味,也有那个时间就是拿不起来。总在找提高自己的书,成功的书,想早点成功。慢慢也就懂了那些买彩票的人的心态。
    鱼小哆:@隆冬酷暑 很多人都想通过走捷径获得成功,社会也是很浮躁,所以那些教人成功的书才会大行其道。但很多所谓教人成功的书,除了空洞的罗列,没太多营养。
  • 幽罗:赞同,她们真能读那么多书,为啥考研不行?工作不行?吹牛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牛😊
  • 阿列雅:我也很困惑,快速阅读到底有没有用。
    鱼小哆:@青色的花 个人觉得有的书可以快速阅读,有的书必须精读。比如随笔、散文或者现代小说之类,就适合快速阅读,但名著经典,最好还是精读,记笔记。有时间会再写一篇关于快速阅读或精读的文章
  • 辰小夕:书店里充斥的快速成功学其实就是现代人浮躁心态的表现,每个人都想要快速成功,快速致富,快速升值。但这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分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快节奏当中,很多人都被迫跟上这样的社会节奏,因为你不快,你就会落后,反应到读书这件事情上就变成了功利性读书,书单什么的真的都不用在意,书是给自己看的,调整好心态就好了。
  • 77a139544cbd:阅读提升自己呢?
  • 墨笔生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鱼小哆:@大陆四毛 谢谢:smile:
  • 5745872a67f5:所以一个kindle的广告
    鱼小哆:@了bb别 什么广告?:smiley:
  • 大道皮皮:刚盘点一下,今年一共看了54本书,基本坚持一周一本,踏踏实实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很缓慢,但也很有成就感
    大道皮皮:@鱼小哆 谢谢鼓励:smile:
    鱼小哆:@大道皮皮 很棒,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最开心,也会最有收获的~:blush:
  • daeece0815b7:故事会可以一个月读很多本
    鱼小哆:@小塘街盟LXS 这个作者列出的书单中都是单本图书,除了《乔布斯传》50万字,《百年孤独》26万字,还有很多书也都是10万、20万字的样子。当然,我还是愿意相信她真的读完了,只是,个人感受都复制粘贴,让人觉得有些不解。
  • 寂木:连续发现你几篇好文了,内容也有见解,果断关注了😛
    鱼小哆:@寂木 谢谢关注:smiley: 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写更多好文~
  • 大力SAMA:刚入大学的时候买了厚厚一本《人性的弱点》,没有看完,现在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在书展上买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断断续续被我看完了,有些看几遍仍旧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描述吃的那几篇
    枕云_:汪曾祺的深夜食堂。
    鱼小哆:汪曾祺描述美食确实非常厉害,我很喜欢他的散文,是可以经常拿起来读读的那种书。生活中的点滴,他描写得特别美。
  • 格尔黑:拜访学习。
    鱼小哆:@格尔黑 一起学习:blush:
  • 清澈的北风:支持🔥
    鱼小哆:@清澈的北风 谢谢:smile:
  • 泽西_:读书和成功总是被扯上关系···没意思
    西西弗维:@泽西_ 成功与读书可能不是直接关系,但是别有用心的人经常会把它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要卖书
    鱼小哆:很多人读书是为了寻找成功的捷径,然而成功并无捷径可走。
  • d9904d66a443:名著和工具书要分开的呀,我个人认为工具书阅读要有质量有速度,文学类的真的没准了,喜欢就翻来覆去地看,不时记一些看上眼的文字,特有成就感
    鱼小哆:@钟越楼欢 恩,文学书是放在手边,想起来就翻上几页的。

本文标题:谈读书① | 聊聊功利性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t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