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妈妈和一位大概10岁的儿子一起扛一簸箕番薯粉,儿子不小心绊倒,把所有的番薯粉都倒了, 妈妈便开始骂儿模式。
标题是“中国式教育的错误”
这个标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种教育在中国家庭司空见惯,不管哪个年代的人身上处处可见,有些甚至还会棍棒加身。
这种教育的优点: 赏罚分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孩子三观端正的,那么就会吸取教训,防微杜渐, 增强责任观念。 缺点是:严厉。如果严厉对孩子的心理还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 让孩子谨小慎微,不敢犯错。
换之西方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是:马上过去问下孩子有没有受伤, 然后很温和的说倒了就倒了,没关系。
这种教育的优点是: 让孩子感激父母的友好,心理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缺点是:可能孩子就没有意识到这簸箕红薯粉对家庭的重要性,妈妈对前期的付出,对责任感稍微会弱些。
也许我的分析并不对,但是最起码2种教育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 而我也并不会全盘否定某一种,或者去全全效仿另外一种。 也许我可以选择第三种。
1. 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
2. 弄清楚到底是不小心的,还是故意的。 如果是调皮或者故意,那应该严厉训斥。 如果是不小心的那应该体谅,并告诉她以后应该怎么注意,防止绊倒。
3.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应该让他知道这簸箕番薯粉的价值,和前期的付出,让他知道造成的后果。
4. 以后怎么样防止这种事情。
5. 孩子的能力就是锻炼出来的,不要因为一次的问题就切断他锻炼的机会,这样只会让他以后更加脆弱,反倒是应该让他多多做类似的事情,能力才会锻炼出来。
教育本来就是个复杂的事情。 我们一方面是怒火,一方面是对方的感受,我们都需要兼顾。 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互相体谅,目的是让以后这种不好的事情可以被改进,而不是被恶化,或者让此在孩子心理形成阴影。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应该往积极的方向去。
小到芝麻小事的,大到国家制度为官为民,这些都是从小的教育堆砌而起的。 怎么样让孩子有好的观念,怎么样让社会上有清廉为民做主的官员,这些都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