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织女
暮色刚漫过檐角,奶奶就把瓷盘摆上了葡萄架下的石桌,青提坠着水珠,月饼压着油纸,连烛火都是缠了红线的。她说今夜里,天河会架起鹊桥,要是把耳朵贴在葡萄藤下,能听见织女织机的轻响。
我没真去贴藤叶,只坐在石凳上看天。晚风裹着桂花香飘过来时,星星忽然亮得密了些,银河像被谁泼了把碎银,横在墨蓝的天上。奶奶说,那桥是千万只喜鹊搭的,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翅尖沾着星子的光,一根羽、一片翅,连起了天河两岸的等待。
想来此刻,牛郎该牵着两个孩子站在桥头了吧?织女的云锦该还沾着云絮,指尖碰着的瞬间,像握住了一整年的月光。他们该不会说太多话,或许只是替对方拂去鬓边的霜,把积攒了三百多个日夜的牵挂,都揉进沉默的凝望里——毕竟这桥会在天明前散去,每一分相守,都要攥得紧些。
不远处的巷口,有小孩举着纸糊的牛郎织女灯跑过,灯笼上的剪影晃啊晃,把影子拉得老长。我忽然觉得,这鹊桥或许不只是天上的景。石桌上的瓜果、檐下的红线、孩子手里的灯,都是人间在替他们把团圆的念想续着,让这场跨越天河的相见,不单是神话里的故事,更是每个寻常人心里,对“久别能重逢”的温柔期待。
夜深时,烛火渐渐弱了,银河的光却依旧清透。我抬头望着那片星空,仿佛真能看见鹊桥的微光在闪烁。原来七夕从不是只说爱情,更是说等待里的珍视,离别后的坚守——就像那座桥,每年都准时架起,就像我们,每年都愿意相信,有些牵挂,能跨过山海,也能越过星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