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膨胀骄傲,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面目可憎,人在不谦虚的时候真丑陋,自大的时候尤其难堪。
阅读除了避世的好处,还可以净化内心,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成长,就像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里面描写的辛克莱一样,生活在看似阳光温暖的平和世界,但是额头上有印记,总想碰触另一个与之对立的世界,初中的时候还和小痞子学渣混在一起,对他们又怕又充满吸引力,当然我的虚伪面具很多,一边还能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们玩到一起,黑白通吃的结果就是,我从未真正属于对立的任何一派,一直游离于他们两派的边缘。
人的一生就是探寻自我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我选择了回归阳光的世界,好好读没用的书,走进规划好的秩序里,一直试图突围。也很听话的嫁人生子,又在家庭的围城里叫嚷着放弃和离开。
尽管未曾有人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但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或笨拙或明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个生命都带有其自身的出生痕迹,并始终铭刻在基因中,直至死亡。我的自知和不自觉让我找到还有一条中间的路,就是写作和绘画,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我还是我,我还没有被完全的剥离和吞噬。
一些生命从未进化成人,比如青蛙、蜥蜴,还有一些成功了一半,如美人鱼。然而,它们却代表着自然在造人过程中的种种尝试。尽管我们出生时均类似,但在奋斗后拥有不同的命运,我们似乎能够了解他人,但只有自己才能真正读懂自己。我试图了解自己,不再逃避,内心有强大的能量和方向的召唤,有人可能会说,好好过日子就好,想那么多干嘛?可是如果什么都不想天天混吃混喝,跟泡面包装上的豚骨有何区别?早晚被生活宰杀,被煮熟了吞下去。
辛克莱,出身富裕的中产家庭,拥有无忧的富足美好生活,但是他却很痛苦,试图游离于家庭祥和幸福的藩篱,屡次叩问与之对立的那个充满贫穷、暴力、邪恶的世界。并且很快就推开了那扇门,遭遇克罗默的威胁恐吓勒索,数次将自己置入深不见底的深渊,但是他依然拒绝寻求家庭的庇护,只身一人在荒野中忍受不堪。
书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个小男孩对于一个大他许多兄长的钦慕依恋与反抗。在梦中,在生活中,在遭遇苦闷挫折的每时每刻中,他总能怀念对他影响深远的德米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人,给我们的一生留下无穷无尽的记忆和追寻。
故事的情节不多赘述,但是他的痛苦可以感同身受。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质,即使尽量低调,也还那么引人注目,就像一位王子乔装成乡巴佬并努力和他们打成一片,但王子始终是王子。
现实中的人也一样,无论怎么掩饰真实想法,如何包装真切的内心,依然会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露出真的马脚,无处遁形。我意识到内心深处存在某种冲动,只是在光明的世界中隐藏了身形。
许多男孩都会经历自身的需求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冲突,会达到极致。许多人无法打破这一僵局,于是后半生始终在痛苦中缅怀过去,做着最残酷的美梦。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探寻自身的合理和禁忌,有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曾违反法则,但这只与懒惰相关,那些懒于思考的人则会探寻内心深处的法则。正派人一直坚持的事也可能属于禁忌,而遭人唾弃的也未必就不合理。
很多人认为我十分风趣,但是我的灵魂却悲伤莫名,尤其是在链接了太多人,我就会觉得自己抛弃了自己,那不是真正需要热爱的事情和方式,我和世界的链接反而因为太过热闹和喧嚣而被切断了跟世界真正的联系。每次社牛犯了之后都会社死一阵子,慢慢复原。
辛克莱写到,在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坐在酒吧中,看着大街上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他们精心梳理了头发,并穿上最好的衣服,我不由自主流下眼泪。
我到底怎么了?叩下心门,它紧紧闭着,我又得罪了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