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真正用尽全力去做过一件事情?不为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就这样单纯地去做,疯狂地去追逐。
听过无数前人的教训,那些谆谆教导似乎总能让你受益匪浅。但事实是,前人的脚印你总要再踏一遍,将那些坑坑坎坎都经历一遍。这时你才知道良言的可贵,但你已不能回到过去,所以你会拼命地把你的经验告诉后人,你的肺腑良言也会被他们如鸡汤灌下去,但你清楚地知道,你所经历过的这些,他们迟早也会经历的。
总有一些事是要自己经历的,总有一些挫折是要自己去面对的,无论前人的教训是多么天花乱坠。只有自己经历了,跌倒了,直到失去一些的时候,才幡然醒悟。
大学四年,有人一开始就站在很高的起跑线上,带着四年的优越感,受到万千学子膜拜,最终带着新的梦想踏入更高的学府深造;
有人成绩也拿得出手,却不在保研名额内。学科竞赛虽多,但也没能拿到保研资格。优越性渐渐下降,最终痛下决心准备考研。
有人一开始庸庸碌碌,直到挂了科或者刚好考了60分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入学时保研的梦已成为幻影,于是带着遗憾走完接下来的路。有人在大三走上没日没夜的考研之路,有人干脆放弃深造的机会,选择就业。
也有人忙的稀里糊涂,看似履历丰富,实则没有多少笔墨。学习成绩平平庸庸,学科竞赛仅拿到了一个校级三等奖,社团只干到了部门副部长,兼职也仅限于发传单做促销。
还有的人啊,行走于各大社团中,荣誉证书积累了厚厚一沓。大三最先找到暑期实习,对即将到来的秋招信誓旦旦。
……
但更多的人,则是介于这些人之间吧。
总感觉时光太匆匆,平平凡凡地走过大学三年。成绩还可以但终究做不成拿得出手的牌匾,在社团里干了三年但也只做到了部门部长的位置,学科竞赛拿到了省级名次但终究保不了研,社会实践虽参加了多次但也只是不让学分有欠缺。
想学很多东西。想学PS,但目前的技术只能算半个业余;想学AE,但只会最简单的剪辑;想学数学工具,但只在做数学建模的时候用一下matlab、lingo,想学唱歌,但认清楚自己五音不全的时候就彻底放弃了,想学舞蹈,但拖拖拉拉到现在还没报班……
回首,平平凡凡地来到这所985高校,碌碌三年,依然平凡如是。
说遗憾,大概是有的吧。
新生赛上没有出现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却做了激情澎湃的观众在观众席下呼喊了两个小时;在不合适的社团里待了一年浪费着时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C++课上听不懂老师带着口音的话却没有找别的老师蹭课;喜欢上一个人却迟迟没有表白……若说遗憾,那大抵还有很多的吧。
唯一欣慰的是,作为一个工科生竟然坚持着写文的习惯。有时候语言匮乏往往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因为爱好写文,竟成了班里话不多的文艺青年。粉上了一个偶像,写文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为了给他的作品写文案,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引经据典,当搜肠刮肚写出来的文案被他的官方后援团队收录时,才会觉得不虚此举。
若是对自己的目标放低一些,那大学算是过的很充实了,但如果重来一次,我想,我是否可以过成另一翻光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