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贾谊论》

读《贾谊论》

作者: 西岸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4:26 被阅读0次

贾谊有济天下之才,而终因不得文帝重用而郁郁早死。司马迁将他和屈原并举,写《屈原贾生列传》,李商隐诗感叹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还是翻出新意,不是文帝不用贾生,是贾生不能用文帝。一是他并没有尽心尽力努力向国君推荐自己,举孔孟努力自荐之例,与贾对比。二是不能努力创造条件让君王重臣信住赏识,周勃、灌婴之功劳以及与皇帝的交情,哪里是要谊能比,空能朝夕间得到重用?作者写道: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唉,做为一个后人,不仅感叹,苏轼这真是少年得志不知仕途之艰之语啊!不过,他评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也是中肯。气量宏大、心胸豁达,是苏子之后屡贬而能自适的根本。

相关文章

  • 读《贾谊论》

    贾谊有济天下之才,而终因不得文帝重用而郁郁早死。司马迁将他和屈原并举,写《屈原贾生列传》,李商隐诗感叹说“可怜夜半...

  • 《贾谊论》点评贾谊的悲剧原因

    旅途偷闲,读苏轼的《贾谊论》。 苏轼点评了贾谊,一位屡屡被引用的“怀才不遇者”。 比如李商隐的《贾生》,为贾谊鸣不...

  • 要善处穷---读《古文观止》(一)

    今天读苏轼的《贾谊论》,立论新异,发人所未发。历史上多为贾谊的怀才不遇而悲慨,而申斥文帝误才之庸。刘长卿在《长沙过...

  • 贾谊论

    才有余,而道不足,则才不尽其用也。才者出于质,而道尚于修。古今治天下者,非惟才超群伦,而道亦迥流俗也。仲尼曰:“如...

  • 贾谊论

  • 谋划虽巧  造化弄人

    苏轼写《贾谊论》,大有惺惺相惜之势。苏轼与贾谊都是少年得志,都是郁郁而终,区别却在于贾谊恃才傲物,不识时宜...

  • 读贾谊论后感(34)

    今天看到一句话,“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看到这句话,当时就很有感触,感觉...

  • 贾谊论/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

  • 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延续了两千多年,为何秦朝却仅存在了15年?

    前言 汉文帝时期,贾谊给文帝上了三篇奏疏《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贾谊希望文帝能够吸收秦朝灭亡的经验,改...

  • 端午论屈原贾谊

    春秋战国起群雄, 纵横捭阖任纷争。 楚王昏庸信奸佞, 张仪计破齐楚盟。 惟楚有材称屈平, 众人皆醉我独醒。 怎奈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贾谊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h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