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8日,星期一,晴
今天改同学们的随笔本,多次皱眉。
皱眉的原因,当然是大家的随笔质量大滑坡了。
上周四布置了以下作业,都在随笔本上做:
[if !supportLists]1. [endif]随笔:短视频写作《活地图老爸》;
[if !supportLists]2. [endif]摘抄一页;
[if !supportLists]3. [endif]第八周周记。
这些作业事先都是有数量规定的,比如随笔的最低要求是一页,周记当大作文写到400字以上。
实际情况呢?
不少同学字迹差到不能辨认,这样写多写少都没什么正面意义,养成坏习惯而已。这样的同学有蒋天扬、彭川溥、钟宇轩等。其中有些字都写到了线上,很明显是周一早上匆匆忙忙赶工的,性质就更恶劣了。
不少同学想方设法减少字数。他们的方法有题目前后空行,每行都不写满,每页都写不到底。最典型的是陈思怡同学,她的随笔简直像分行排列的诗歌,每页没几个字,当然也表达不了什么完整的思想。
不少同学格式千奇百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完整。很多人“摘抄”的“摘”错了没100次也有50次了,屡教不改。有的同学莫名其妙地抄一段话,既不表明出处,又不写理由,纯属凑数,而且数还不足。还有不少同学像是外星球来的,总是不写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和当天的天气。
尤其搞笑的是,时不时有同学过错日子,比如昨天“3月22日”,今天“2月23日”之类。每到月末月初交替时,这种笑话最多。
周记,顾名思义应对一周进行总结,选取印象最深的内容来写。可是不少同学既不能概括本周大事,又不能生动描绘某件小事片段,动不动就写成了周六、日的事。周六、日的事写下来不就是日记吗?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纯属应付!
敷衍、欺瞒、赶工、粗糙、短斤少两……一条条把随笔活动的本意消解殆尽。
当初布置写随笔,为的是“声声入耳”,为的是“事事关心”,为的是记录生活,为的是日积月累,为的是以写代读,为的是提笔练字……
总之一句话,坚持写随笔为的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而今为数众多的同学基本在消极应付。我改这样低劣的作品,不如把时间用来欣赏文学作品。因为,书里至少还有人在,而某些同学在随笔里已经面目模糊了。
自如其人,文如其人,希望同学们从这样的高度对待每天的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