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
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六十一章

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六十一章

作者: 空花求果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12:02 被阅读0次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的邦国,可以尝试放下身段,俯身向下。这样好象天下的雌性,可以引来天下的雄性竞相交往。雌性总是以安静,而优胜于雄性,这是以安静暂居下位的一种手段。

所以大的邦国,俯身以对小的邦国,就可以轻松取得小邦国的信赖;小的邦国,屈身以对大的邦国,就可以有意取得大邦国的信任。

所以,有的是因俯身而取信,有的是靠屈身而取信。大的邦国只不过想多圈养一些人,小的邦国只不过想投靠而依从。

这样两种邦国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大的邦国应该俯身向下,这样既可以实现愿望,又不用发动战争,何乐而不为。

【解读】

1、这是老子为了避免战争,而向各国提出的可行性方案,可以同时满足大小邦国的愿望。

2、这个方案只适用于春秋,因为当时各邦国,都由周朝分封,同为兄弟邦国,你死我活的竞争没那么激烈。所以孔子说春秋无义战,同室操戈,无论什么理由,都属不义。

3、战国开始,都是你死我活的吞并竞争,大国不可能甘居下流,小国想居下流而不可得。所以之后,国家之间的战争变得越发惨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六十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s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