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历史有意思
吴蜀面和心不和逻辑分析

吴蜀面和心不和逻辑分析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8:16 被阅读0次

读的是三国历史。

三个恒星体系,复杂的需要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可能还需要混沌算法。

其实国家间的关系据我看来也是一种混沌状态,并不像有些人口中讲的那么明晰必然。

三个国家实力相近,至少在一个数量级,一个稍强、一个中间、一个稍弱,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问题。

最简单的,实力对比出发,两个弱的自然的需要结成同盟,因为如果不如此,不管哪一个被强者联结了去,那么剩下的那个必然就面临以一敌二;单独对一个强者尚且不敌,再加上一个帮手,那更加绝无胜算。

两家稍弱的都极力避免这种局面,为了不使对方和强者联盟,只能双方互相联盟。

在历史上看也是这样,这两同盟往往叫的很大声。但叫得很大声是不是就真的同心戮力,步调一致呢。

恐怕不能。道理也很简单,两家实力对比不可能完全对等,总有稍强的和稍弱的,那么在两家协同对抗强者的过程中,越近接胜利,哪怕是强者的地位有一点点松动的时候,最弱一房天然的生成恐惧连带心理扭曲,因为即使推翻强者大概率自己也会处在不利地位,甚至是更不利的地位。

这就印证在我们看到的东吴内部在面对蜀汉态度上的严重撕裂,体现在鲁肃代表的温和派和吕蒙陆逊的激进派。也就是说在坚定联刘北伐灭曹,然后两家分治;和搞砸孙刘联盟,从中获得一点小利,从未重新稳定在三方对峙状态,并且自己占据两个稍弱者中的优势地位;这两种政策之间来回剧烈摇摆,并最终选择了后者。

实际上,稳定的三国鼎立时期就是奠定于公元219年,孙权背刺,关羽败亡。

在这一过程中,曹魏其实并不稳定,曹操死前几年身体状况应该就很成问题,从汉中退军后基本不能亲自出征,但还是苦苦熬到了关羽败亡之后才下线,之后曹丕接手,受禅代汉,这一时期变量很多,内部叛乱频发,一代二代将领也处在一个交接期。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只要硬实力还牢牢地占据第一的位置,就能够影响老三的心态。

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大不一定能影响老二(因为老大老二的矛盾是结构性的),但是能够极大程度的影响老三。

那么什么老二老三有没有可能心无旁骛的、挖心掏肺的结成同盟呢?
有,只有在老二老三都已完全失去逆袭推翻老大机会的时候,在仅仅保命图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联盟。就是吴蜀后期一样。

这样想来是有点讽刺的。真正可以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因为心态变化,联盟容易瓦解,甚至反目;

在一切希望随风逝去,仅仅能够苟延残喘,多活几年的时候,反而能够心心相印,各无二心。

相关文章

  • 吴蜀面和心不和逻辑分析

    读的是三国历史。 三个恒星体系,复杂的需要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可能还需要混沌算法。 其实国家间的关系据我看来也是一...

  • 我解《蜀客到江南》2018-11-28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自京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

  • 面和心不和

    温宁站在一棵树下。 不远处的小池塘,蓝夜湓正在洗澡。 半个时辰前。 “小公子,最近天气很...

  • 面和心不和

    以前家里虽穷,但大家感情好,团结。现在不一样,感情早变质了。 每个人眼里只有钱,别说成人,就是读高中的小孩,也如此...

  • 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

    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 看到同事的儿子的一道历史题,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魏 蜀 吴 B.吴 蜀 魏 C.蜀 魏 ...

  •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八王之乱

    灭亡顺序:蜀263年——魏266年——吴280年 西晋的建立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

  • 《卜算子·感旧》 宋·苏轼

    读书习字,静心得慧。 原文: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jiè)西湖...

  • 《决战魏蜀吴》

    《决战魏蜀吴》在传承经典前提下,承载了每位热爱三国文化的玩家建功立业,驰骋三国战场的愿望;游戏颠覆其他的策略类游戏...

  • 蜀吴重修于好

    蜀汉尚书、义阳人邓芝对诸葛亮说:“如今主上幼弱,初即尊位,应该派出使臣,和吴国重新修好。”诸葛亮说:“我考虑这件事...

  • 学习“曾老师分析吴谢宇案”感想 在分析吴谢宇案中,曾老师又发挥了他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的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蜀面和心不和逻辑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it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