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网友“智慧爱”的留言:“喜喜老师好!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很多家长都在说没时间没时间,我觉得可以就这个问题写篇文章给我们这些做家长的看看。”
作为普通父母,都有本职工作,都要忙于生存。
孩子成长最需要付出的童年期,与父母事业最需要积累的启动期,基本是吻合的。
那么,忙碌的现代父母们,哪里有时间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呢?
我想,首先,要想家教有时间,父母应该牢记几条原则。
第一,家庭教育应该做的事,和学校教育需要做的事,并不相同。
正如昨天“沁心荷”就留言说了:“是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现在有一种情况我个人觉得也很值得警惕,就是学校有一种误解,认为家庭教育(特别是小学)是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帮助孩子听写生字词,或者帮助检查作业,检查完了再在孩子作业本上、试卷上签字确认。我对这种做法我是持反对意见的,这容易让孩子把学习的责任转嫁到父母头上,比如自己作业写错了,在学校被批评了,孩子回家就怪父母:‘都是因为你们,帮我检查作业没没检查出来。’父母协助下的100分不是孩子自己真实得来的100分,这样的孩子到了中学,没有了父母的监督检查,学业成绩会严重下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久而久之,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事情做不好,而且还容易向外归因。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许学校和家庭都要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请注意:“沁心荷”姑娘不仅是萤火虫项目负责人,而且,她的本职是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再而且,有一次我说她每年都会教出当地的状元,她腼腆又严肃地提醒我说错了夸张了,所以我要更正为:她是一位经常教出高考状元的高中老师,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
简单说,家庭教育更侧重人格塑造、习惯养成,学校教育更侧重知识传授、精确训练。
注意一点:不要偏激理解上面这句话,我说的是“更侧重”而不是“只注重”。
因为,人格塑造和习惯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在传授知识和精确训练中完成;而学习知识和反复训练,本身也是塑造人格和养成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
鉴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如此不同,我们就有了“家教有时间”的第二条原则:
我们不是需要另外找一段时间,来开展家庭教育。而是需要多一点教育智慧,把生活变成教育,把家庭生活变成家庭教育。
比如,同样是休闲娱乐,选择看电视连续剧,就不如选择看电影。后者更方便从教育的角度,有主题地进行影片选择。如果事先就有所准备,看完电影之后,又来进行一场讨论,那就更是轻松、深刻、寓教于乐的教育。
哦,插播一条广告:
《36节电影课养成好习惯》
入选2016年度最受教师喜爱的100种好书
当当网有售
根据12个主题选择经典影片
简介之后,通过电影赏析、教育要点、共鸣共行、相关推荐等版块。
父母和老师拿着书,就可以按图索骥,轻松开展教育。
比如,同样是旅游,如果由父母选择地点,安排路线,操持一切,对孩子而言,就只是旅游而已。
如果父母要孩子去筹备这一切:由孩子提出备选地点,就能让孩子学会查找资料;由孩子安排路线,就掌握了地理常识;孩子还可以整理攻略,制定计划,提出各种建议,供父母参考,大家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最生动的教育。
孩子不是木桶,而是火焰。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不是大人往孩子这个木桶里灌水,而是呵护孩子的灵魂之火,助孩子燃烧为梦想之火,帮孩子稳定为理想之火。
父母从哪里找时间开展家庭教育?
办法有很多,很多,很多。
先讲这两个原则、两个例子,没想到就讲了这么多。
改天接着再讲。
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一起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