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简书推出了很多写作课。我也是受益者,只是比起那些持续上课精进的友,自己自叹不如。但又仿佛有一根无形的鞭子在抽着我这个“陀螺”,我也没停过转动。只是不敢转得太快而已,怕把这把老骨头摇散了。
日更需要持续的输入,世间万物都是守恒的,既然选择了天天输出,就必然要天天输入。世间这么多文学作品,要汲取营养自然是从经典中最可靠,最快。因为我的时间实在排不过来,所以也没办法去把一本几万字的书慢慢啃。只好把这上等佳肴当做快餐享用了。惟愿自己也能在这匆忙之间拾取些什么,回头也能烹出自己的美味。都说有营养的东西不在于多,只要精。我今天就浅浅地品上几口吧!
“那是个潮湿的春天的晚上,香港山上的雾是最有名的。梁家那白房子黏黏地融化在白雾里,只看见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块。渐渐的冰块也化了水——雾浓了,窗格子里的灯光也消失了……”
我想很多人都对这一段很熟悉,但我是第一次看到,因为张爱玲的书我还没读过什么。我喜欢看那种读了让心情很舒服的文字,一直喜欢散文,对小说不是特别热衷。尤其是这种读了会让心情难过的小说。但我又不想做井底之蛙,所以还是决定读。这是张爱玲第一部小说《第一炉香》,讲的是一个为爱堕落的故事。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薇龙从一个洁身自爱,单纯善良的女学生,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在男人身上捞好处的交际花。这一切都是源于她对男主人公乔琪盲目的爱,她似飞蛾扑火一般绝望而热烈,她为爱情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最后得到的却是爱人的算计,姑妈的利用,亲情和爱情都没有青睐她。
如果说前面那段描写梁家房子的那一段,张爱玲的比喻很贴切,那下面这段更是体现了她丰富的想象力。
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连忙定了一定神,笑道:“你瞧着我不顺眼么?怎么把我当眼中钉似的,只管瞪着我!”乔琪乔道:“可不是眼中钉!这颗钉恐怕没有希望拔出来了。留着做个永远的纪念罢。”
还有下面这一段,眼前仿佛看到那画面,甚至感受到“嘴上那橙红色的花”的暖意,又随着一句“花立时谢了”而顿生寒意。
他把自由的那只手摸出香烟夹子和打火机来,烟卷儿衔在嘴里,点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凛冽的寒夜里,他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又是寒冷与黑暗……
为了学以致用,我这篇日更文也是特意能用比喻的地方就用了,管它好不好,先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