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在人家揭发他偷何家的书被吊着打的事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天天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段话真是妙不可言。旧时把偷书的人美其名曰“雅贼”,虽说沾了个“雅”字,但还逃不出“贼”的范畴。孔乙己自己力选用了“雅”一点的字眼—“窃”,并以“读书人的事”来遮羞,但事毕竟是偷,他也毕竟挨了吊打,这不是自欺欺人嘛。只是孔乙己偷书为了生计,其情是可的。孔乙己是小说中人,姑且不论,而实际中倒也不乏孔乙己。
本周三学校举办了开学第一次教研活动,由叶丽霞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我们经历了多次磨课,讨论,一堂课下来流畅,PPT播放非常流畅,时间掐的正好,这是我该学习的。
我总也改不了那直来直去性子,讨论的时候也不免说话直,引起他人不必要的饭后谈论。周二下午我建议如果要板画,可否让学生在黑板上来画,另一边在读?
“学生画不好,还要纠正,这样会耽误时间,不好控制。”一个老师说。
“那孩子要都会,要我们讲课干啥呢?”我说话直性子总也改不了。
“学生的氛围咋样,要不要到其他班借几个好生来撑撑场面?”
“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的好”再一次直接。
原因是啥?周三有外校老师来听课,面子上总要过得去。
课上完了,到了评课阶段了,我昨天提的一学生板画,也被李老师大打定了,难道这这环节的想法真不切实际?
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对大自然进行了精细的观察,他是一个具有超人的洞悉才能,忠实于大自然的作家,所以在《猎人笔记》最后一篇《树林和草原》中,把春、夏、秋、冬四幅风景画刻画得细致入微,充满情趣。被托尔斯泰称颂为屠格涅夫的“拿手本领”以致在他以后,没有人敢碰这样的对象。我想我要学会忠实于大自然,提升洞悉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