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处理朋友关系时,往往能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但面对伴侣就明显苛刻了很多。
比如,同样是没回消息,面对朋友他会体谅“可能在忙,没有看到”。
但面对伴侣,他就会不自觉地想“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不回消息是故意的吗?什么意思!”
由此,认为伴侣没有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亲密关系中深陷苦恼。
为什么会有人对朋友宽容而对伴侣严苛呢?是真的不爱吗?
其实不是的。伴侣的“双重标准”并不意味着他看轻你的重要性,相反,恰恰是太过亲密,才导致大脑下意识反应。
在心理学上有个“自我扩张理论”就能解释这一现象,当亲密关系建立以后,人们会不自觉的把伴侣纳入到“自我概念”当中,从而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伴侣,给予更多投射。
面对朋友,他可能因为边界感,把自己的不满忍耐下来,怕生气破坏关系。但在亲密关系中,他会下意识地认为伴侣和自己是一体的,从而把当下的焦虑、不满投射到对方身上,对伴侣更严苛。
同时,对伴侣的高期待和安全依赖,也会让他更容易暴露自己,他知道伴侣不会因为一句话而离开,所以往往能暴露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苛刻,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防备。
这种“对外宽容、对内苛刻”的矛盾,本质上是人性中安全需求、情感依赖与自我保护机制的复杂交织。但需要知道的是“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克服本能才是教养。”恋人不是转嫁情绪的载体,而是你携手共创幸福的最大倚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