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 | 流浪,走路,喝茶与睡觉

阅读 | 流浪,走路,喝茶与睡觉

作者: 无物永驻 | 来源:发表于2025-10-10 14:33 被阅读0次

近日读书《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

舒国治的《流浪集》像一场随性的漫步,将“流浪”“走路”“喝茶”“睡觉”这些寻常生活片段,酿成了醇厚的生命感悟。他以通透的文字,剥离世俗的喧嚣,让我们看见,生活的真谛,或许就藏在不被规训的自在里。

流浪:以放空对抗庸常

舒国治笔下的“流浪”,从不是地理上的远走他乡,而是一种精神姿态。当对生活生出“极大的不情愿”,他说“毋宁去流浪”——不是逃避,而是以“熬时度日”的方式耗空身心,直到能“自发地甘愿地回抵原先的枯燥岗位”。这种流浪,是给紧绷的生活松绑,让被日常琐碎磨损的知觉重新变得敏锐。

他戳破现代人的困局:太多人用时光赚取“原以为很需要却其实用不太到的钱”,连流浪都成了奢侈。而最不愿流浪的人,往往是“最不愿意放掉东西的人”——放不下名利、身份、执念,便被牢牢困在原地。就像高僧也要“移换栖身”,人若久居一处、久处一人,难免陷入惯性的麻木,流浪恰是打破这种麻木的解药。

行囊的轻重,成了流浪能否酣畅的关键。“行李,往往是浪游不能酣畅的最致命原因”,这何尝不是在说:心中的牵绊越少,脚步才能越轻盈。他笔下那个在公路旁刻下“野荒伫久亦是家”的Billy,即便没等到便车,也在枯等中收获了“最富感觉、最天地自在的光景”。真正的流浪,是与天地相融的坦然——有景则赏,无伴则安,不贪求、不强求。

走路:在步履间与世界对话

“走路,是人在宇宙最不受任何情境缰锁、最得自求多福、最是踽踽尊贵的表现情状。”在舒国治看来,走路是最本真的旅行方式。它无关效率,只关乎与世界的对话:看路人奔碌、墙头垂花、巷子曲歪,甚至风刮掉的帽子、急刹的车辆,都是行走中鲜活的风景。

他反对“低头想事而走”,因为走路的意义本就在“途中”。太多人用脚步换取目的地,却错失了沿途的惊喜。就像他在黄山拒绝缆车,宁愿缓步攀爬——“一转瞬已在峰顶,误以为好景大可以快速获得”,实则错过了山间的云雾、石缝的草木,以及攀登时的喘息与顿悟。

走路的姿态,亦是生活的姿态。有人“低头弯背直往前奔”,为名利奔波;有人“东摇西晃”,被生活推着走。而真正会走路的人,“姿势端直,轻步松肩”,既能欣赏风景,又能保持从容。这种从容,让他在城市中晃荡时,既能融入烟火,又能跳脱纷扰,活得像“天王老子”——不为谁停留,也不为谁追赶。

喝茶:一杯茶汤里的岁月与乡愁

舒国治的茶,喝的是滋味,更是情怀。“每日起床,急急忙忙一泡尿。接着如何?便是泡上一杯茶”,茶成了生活的锚点,连接着琐碎与诗意。他说茶的妙处,不在解渴,而在“家国、历史、情思”的微妙联结——一杯热茶下肚,唤起的可能是故乡的记忆,是某个午后的闲情,或是对一座城市的遐思。

他对比台北的今昔:五十年前“水田广布,村意犹浓”,树下茶亭“四方来客、坐片刻无分你我”;如今却“犹差那么一点”。茶成了丈量城市温度的标尺——能让人安心坐下喝茶的地方,必然藏着生活的松弛。他喝茶“十年比前三四十年多得多”,并非懂了品茶,而是“比较懂得口渴”——历经岁月后,才懂平淡中的真味。

茶的仪式感,不在精致的器皿,而在随心。“随遇而饮”是他的态度,无论是野茶亭的粗瓷碗,还是旅馆的玻璃杯,只要有茶,便能安身。这种随遇而安,让茶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一种生活哲学:不执着于好坏,只享受当下的温热与回甘。

睡觉:在平躺中照见平等与自由

“睡觉,使众生终究平等。”舒国治对睡觉的解读,带着几分通透的戏谑。无论“起高楼”还是“楼塌了”,睡前人人都要平放身体,在梦中暂时卸下所有身份与焦虑。他羡慕“睡到表都停了”的自在,向往“神游太虚”的酣畅,甚至说“若能睡好,真乐意一辈子说睡就睡”。

睡觉的智慧,在于“放下”。他说“即使是大人,若能让自己哭,当是睡眠最好的良药”,因为哭能释放情绪,让心灵归空。而失眠的人,往往是“系于现场”——被忧虑、欲望、未竟之事牵绊,无法与自己和解。他建议“离开现场”,就像当兵时彻底脱离世俗,反而睡得安稳——原来心无挂碍,便是最好的安眠。

他笔下的睡眠,还是对抗时间的武器。“睡一个长觉,睡到表都停了”,不是浪费光阴,而是以静止对抗奔忙,在混沌中积蓄重新出发的力量。就像孩童“睡得极多极静”,脸上的平静恰是未被世事侵扰的本真——成年人若能偶尔“退回”这种状态,或许能找回遗失的纯粹。

闲晃:于无事中见真趣

舒国治的生活,是“闲晃”的艺术。他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巷弄里看市井百态,在公园长椅上晒太阳,在老店吃一碗面。这种“无事”,并非懒散,而是对生活本真的专注——他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过生活”,而生活的精彩,本就藏在不被规划的缝隙里。

他写偶遇的乐趣:在西安郊外见宋代古塔与裹脚老妇,在阳朔雨中听瞎子拉二胡,在京都老旅馆闻杉木香气。这些不期而遇的瞬间,比刻意追求的风景更动人。因为闲晃的心态,让他能放下期待,以空杯之心接纳世界,于是“天地悠悠之感”便自然涌现。

这种生活态度,与现代社会的“效率至上”格格不入,却藏着治愈的力量。他说“太多人用太多时光去赚取用不太到的钱”,而他选择“简静”——少买东西,少存执念,让生活回归最基本的需求。这种简静,不是贫穷,而是富足:因为懂得取舍,所以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比如阳光、茶汤、脚步与梦境。

在流浪中找到安身之处

《流浪集》说到底,是一本关于“如何生活”的书。舒国治用他的流浪、走路、喝茶、睡觉告诉我们:生活不必追赶,不必强求,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偶尔放空,偶尔闲晃,偶尔在茶汤里发呆,偶尔在梦中神游,都是对生命的温柔相待。

他的文字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被焦虑填满的日常,也照见一种可能:放下执念,轻装前行,在与世界的温柔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处。就像他说的:“只要继续走,随时随处总会有更好更好的地方。”而那个“更好的地方”,或许不在远方,而在每一个认真对待的当下。

相关文章

  • 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

    ■作者简介 舒国治 一九五二年生于台北。七十年代以少少几篇作品(如小说〈村人遇难记〉)崭露头角。原有意投身电影,终...

  • 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2)

    推荐序:优雅的浪游 /张瑞芬 2000年以《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惊艳文坛的舒国治,终于在2006年...

  • 在公园湖边天天睡觉晒太阳的男人

    在公园湖边天天睡觉晒太阳的男人。每天公园走路,总在这里晒一会儿太阳,顺便喝茶吃面包。这个男人总在这个位置睡觉,保持...

  • 多喝茶和常走路

    过年的时候,我写了一幅对联: 读书写字常走路, 修身养性多喝茶。 贴在门上,当成春联。 来我...

  • 洗碗、喝茶、观云、走路

    我在学洗碗,就是“为了洗碗而洗碗”,为了和碗在一起的洗碗。 没有用洗碗机,没有听音频,也没有想东想西,也没有不时看...

  • 智慧光

    坐船来的?走路来的? 喝茶去!

  • 2018-12-23禅心:不可说

    年轻人请教一位高僧“禅”是什么?老师傅说“喝茶,吃饭,睡觉,走路,鸟儿振翅高飞,鱼儿潜藏入水,风吹树叶,生活里“禅...

  • 睡觉和流浪

    同事问:“小麦,你喜欢做什么?” 我说:“睡觉”。 她问:“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说:“去流浪”。 她,无话可说...

  • 我有病

    有人说 我有病 因为 我不想赚钱 我只想 吃饭 看书 喝茶 睡觉 吃饭 看书 喝茶 睡觉 还有 玩 玩 玩 你说 ...

  • 所谓修行,就是该吃饭吃饭,该走路走路,该睡觉睡觉!

    最近在看《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里面讲“活在当下”这篇主题的时候,提到禅宗的一句经典名言:“所谓修行,就是该吃饭吃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 | 流浪,走路,喝茶与睡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au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