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章 卖药出岔子 懵懂入大牢
(1)争执
自返回到武家洼三中队的秘密驻地,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方案给大部分贫困的赤卫队员分了粮食,郭凤山就命令:
老鹰沟赤卫队暂时停止一切活动,队员回归各自家庭,分散隐蔽!
各中队之间、队员之间暂停一切横向联系!
说实话:郭凤山很是生气李自辉今天夜里的冒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这样过早的暴露老鹰沟赤卫队!
毕竟老鹰沟赤卫队刚刚组建不久,大部分队员都是新人,又大多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农民,他们的战斗经验、反侦查能力、包括组织纪律性和集体意识还都没有达到一支成熟队伍的标准。
可是李自辉竟然未跟自己商量,就冒冒失失的擅自喊出了老鹰沟赤卫队的名字!
这不是把自己往敌人的枪口下送呢吗?
安排完所有工作,郭凤山单独留下李自辉~
他要跟他谈谈!
自从李自辉担任赤卫队大队长以来,郭凤山基本上是手把手的在教他如何做好一个大队长!
他清楚李自辉的弱点:他生来自负,且对任何事只有三分热潮,做事缺乏耐心,缺乏深思熟虑!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李自辉长期的养尊处优,没有在艰苦条件下生活的经验和体会。在与队伍一起执行任务的时候,尤其需要长途奔袭的时候,他往往赶不上趟……
这些都是郭凤山经常提醒李自辉的地方!
由于刚刚当上大队长没多久,李自辉还是很看重这个大队长的职务的!
他一直向往着有这样一天~他可以像梁山的呼保义宋江宋公明一样,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他可以仗义疏财,也可以号令三军,更希望自己带领大家伙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所以每次郭凤山批评他或者指出他的缺点的时候,他还是很乐意接受并努力改正的!
他觉得郭老师就像梁山的军师吴用一样,是辅佐自己的智多星!
“自辉,今天晚上,你太冒失了!”
郭凤山开门见山的对李自辉提出批评!
还沉浸在首战告捷的兴奋之中的李自辉显然还没从这种情绪里走出来~
“啊?怎么了?”
李自辉很诧异!
“怎么了!你今天怎么这么冒失?为什么不经商量就把老鹰沟赤卫队的名字嚷嚷出去了?”
郭凤山对李自辉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有点生气,他不由得提高了声调!
“咋叫“嚷嚷”出去了?我们既然组建了队伍,取了名字,难道就一直这样藏着掖着自己玩啊?”
李自辉第一次这样跟郭凤山、自己曾经仰慕和崇敬的老师说话!
“你~自辉,李大队长!你懂不懂什么叫“时机成熟”?”
郭凤山气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郭老~郭指导员,我认为今天就是最佳时机!该打出我们的旗号了!”
以前,李自辉一直私下里称呼郭凤山为“郭老师”;现在,李自辉把已经到嘴边的“老师”俩字咽了回去,改称“郭指导员”!
“李大队长,你知道你今天这样报出我们的名号,这会给整个队伍带来多大的危险吗?”
“指导员,难道我们成立了队伍,就只是为了干些偷偷摸摸的事情吗?”
以前口口声声把郭凤山称作郭老师的李自辉直接改口了!
“李自辉,你觉得我们的队伍现在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吗?就拿你自己来说,你现在具备独立指挥队伍作战的能力吗?”
郭凤山这下是彻底被李自辉激怒了!
“郭指导员,难道你认为除了你,别人都是废物,都是摆设吗?那我这个大队长算什么?只是一个傀儡吗?”
既然撕破脸了,李自辉索性把话就撂开了!
“你~”
气极了的郭凤山一时语塞!
……
从小就自负、骄纵惯了的李自辉,一旦犟怂脾气犯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郭凤山怎么也想不到李自辉竟然是这样一个油盐不进、五谷不分的主!过去那个对自己既崇拜又恭敬的李自辉,好像忽然间变了一个人似的!
“好了!既然你认为自己没错,那我也没有办法!但是,作为大队长,我希望你能对整支队伍的安危负责!今天已经很晚了!你也回去吧!回到家里好好想想!想想我们的未来怎么办?想想我们下一步怎么开展活动?想想我今天晚上说你说的对不对?改天我们再谈!”
郭凤山说服不了李自辉,也只好告诉李自辉和王文远、王黑娃等,如果没有特殊或紧急情况,最近几天轻易不要到铁匠铺去,以免引起别人注意!
大家各自回家,暂时休整!
(2)露馅
天下没有透风的墙,这话千真万确!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人常说:叫花子放不住隔夜食!
饿急了的穷人还不如叫花子!
话说赤卫队员每人分了几十斤新麦子,对许多穷家庭来说,已经不知道多久都没有尝到过白面的味道了,这些粮食可是久旱逢甘霖啊!
分粮那天,其他人都是用衣衫的袖子,把袖口一扎当粮袋,粗布缝制的两个衣袖正好可以装三十多斤麦子!
分到最后,由于三中队队员侯有义穿的是对襟短褂,没有可以装粮食的器物,郭凤山就只好把毛编织袋里面剩下的大约三十来斤的麦子连袋子分给了他!
侯有义扛了粮食回家后,老婆娃娃见了新麦子比见了亲大还高兴,都嚷嚷着要吃白面!
侯有义看老婆娃娃都高兴,说实话自己也馋的不行了,第二天就跑到庄子上一个养了毛驴的本家去借驴!
侯有义的本家堂兄侯有民是个脚户,他家养了两头毛驴,忙时给自己家拉犁耕地;农闲时候专门给别人拉磨、拉车、驮运货物,挣几个辛苦钱!虽然也过的是苦日子,不过在这天灾人祸的年馑里,也可以勉强度日!
侯有义来借毛驴的时候,侯有民有点纳闷!
他知道侯有义家里穷的叮当响!他老婆是个胡啦嗨(没头脑),也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还生了一炕的精屁股娃娃,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这侯有义突然来借驴说要拉磨子,侯有民就问侯有义磨啥东西,侯有义哼哼唧唧也没细说。
等磨完麦子,侯有义给堂哥去送还毛驴的时候,因为没有工钱给侯有民,就用碗按了两碗麸皮给堂哥家送去,算是给毛驴一天的饲料!
侯有民很是吃惊,就问侯有义:“你家今年有新麦子吃了?”
侯有义嘿嘿讪笑着说:“都是我出去给人家财东家里割麦子,人家给了几碗麦抵的工钱!”
侯有民有点半信半疑~给你几碗麦子当工钱倒也说得过去,可几碗麦子能用得着毛驴磨大半天?那点麦子还不够填磨堂呢!
再说,几碗麦子能剩下这么多麸皮?
很显然,能让毛驴磨大半天,少说也有一斗麦子!
侯有民经常给人拉驴套磨子,岂能不知道这个?
不过都是本家兄弟,他也没说破。
可孩子的嘴里藏不住话!
侯有义家里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最大的是女儿,已经十一二岁,可以跟母亲学做针线茶饭了!
三个儿子分别只有九岁、六岁和四岁多!
吃了一顿母亲做的手擀白细面,把几个娃娃美得像过年一样欢实!
在跟侯有民家的几个孩子一起打猪草的时候,侯有义家的几个儿子就争相卖派(自夸)自己家里还有白馍细面吃哩!
侯有民家的孩子很不服气~
“你们家经常到我家借米借面,从来都没还过!庄子上有粮食的邻家让你们借遍了,都再没人给你借了,你家哪来的白馍细面?”
“我家就有就有!不信你到我家看来!”
侯有义家里的孩子很自豪的说!
…………
哪知道,这一次孩子之间的攀比,让侯有义家里的粮食露馅了!
这件事也给侯有义一家埋下了祸根!
夏天的日子相对好过些!
漫山遍野都是各种野果和草药!
侯有义抽空到门前的沟里挖了不少的甜草根(甜甘草),还有柴胡、黄芩、鱼腥草、益母草……作为一个庄稼汉,这些中草药都是最熟悉的东西!
益母草晒干了虽然不重,但是跟柴捆一样显堆垛!
甘草也可以捆成小捆。
但是柴胡、黄芩、鱼腥草这些中草药都是取根,晒干后就没多少了。
侯有义把益母草捆成了一大捆;甜甘草、柴胡、黄芩、鱼腥草…东西不是很重,但是太零碎。
侯有义就把这些东西全部装在了已经倒空了的、原来装麦子的口袋里!
这样,他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益母草,一头挑着绑在扁担上的毛口袋~晃晃悠悠的就到县城赶集去了!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他打算卖了药材,买点香表纸钱,好回去祭奠祭奠先人!
正是夏天流火的季节,城门口没多少赶集的人!
侯有义把扁担往城墙根一靠,自己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蹲着等买主!
快晌午的时候,侯有义正在墙根犯困打瞌睡,一个穿的很干舒(干净整洁之意)的中年男人来到侯有义的草药摊子跟前,他弯腰仔细看了看侯有义的毛口袋,用手捏了捏~
侯有义以为买主来了,赶紧上前搭讪:
“掌柜的,要药材吗?都是我自己拾掇哈的,要的话价钱好商量!”
那人转头仔细看看侯有义:
“这都是你的?”
“是我的,是我的!”
“哦!多少钱一斤啊?”
“价钱好说,你给个价!”
好不容易等来个买主,侯有义想赶快出手!
“师傅是哪里人啊?家里还有吗?这点货不够啊!”
“有哩有哩!咱喎门前沟里漫山遍野的都是,只要你要,我保证给你供上!”
他觉得今天遇到一个大买主!
“你也没个秤,咋过斤两哩吗?那这样吧,你等一等,我回去叫掌柜的拿秤来,顺便把钱带上!”
“好好好!”
侯有义满心欢喜!
(3)被捕
正当侯有义满心欢喜的等待大买主来过秤付款的时候,一大群黑狗子急匆匆的冲出东城门~
“人在哪?在哪呢?”
为首的黑狗子正是侦缉队的队长宋大涛!
“就是他!”
刚刚那个“买主”领着宋大头指认侯有义!
还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一群黑狗子扑上来就把侯有义压在了地上,三下五除二,侯有义被反剪了双手用绳子捆了个结实!
“咋啦?咋啦?我咋啦你们抓我?”
侯有义大声嚷嚷!
“怎么抓人了?你们凭什么抓人?喎就是一个老庄汉(庄稼汉),你们抓他干啥?”
城门口买卖山货的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
“凭什么抓人?就凭这个!”
刚刚那个“买主”趾高气扬的指着侯有义装药材的毛口袋~
“这是我们高家的专有口袋,你们谁家还有?”
没错,口袋上的一个圆圈里赫然印着一个“高”字!
可惜侯有义并不识字!
“天下姓高的多了,就你们一家姓高啊?”
侯有义已经明白自己露馅了,不过他还在狡辩!
“哼!姓高的是多,可是有这种口袋的就我们一家!”
……
这城门口一吵吵嚷嚷,巷子里的赵铁娃正闲着没事干,就跑出来看热闹。
他一看见侯有义,赵铁娃眼睛珠子差点跌出来!
他“嗖”的一个180°的大转身,赶紧跑回铁匠铺!赵铁匠正躺在炕上,嘴里噙着烟锅子养神呢!
“大大,大大,赶紧起来去看看,好像是咱赤卫队的一个人叫黑狗子抓了!”
“啥!”
赵铁匠一骨碌爬起来,靸(sa)起鞋就往外跑~
可不是咋的?正是三中队的队员侯有义!
“即便口袋是你家的,可就凭一个口袋,干啥就抓我?”
侯有义还在抵赖!
“干啥?你干了啥你不清楚?”
那个先前的“买主”狞笑着~
“你还不知道我是谁呢吧?告诉你,我是高家的二掌柜,我这一晌天天来县城明察暗访,就是找寻你们这些土匪盗贼的蛛丝马迹的!你拿的这个口袋,正是我们家装粮食的口袋!你给我说,你这口袋是哪儿来的?”
“你们家丢了粮食,你去找粮食呀!我就是一个卖药材的,你抓我干嘛?”
俗话说:贼没脏,硬如钢!侯有义怎么可能承认?
赵铁匠却惊出一身冷汗~
这不是要出大事吗?
“嘴还挺硬!先带回警局!不信你不招!”
宋大头也不希望在这人多眼杂的地方吵吵闹闹!
“嫌犯带回,赃物和证据暂扣,一并带回局里!”
……
临走的时候,侯有义还在挣扎,一仰头,他发现赵铁匠在人群之中!
与赵铁匠四目相对,侯有义刚要张嘴呼救,赵铁匠赶紧一个严厉的眼神,狠狠的瞪了一眼侯有义,把握成筒状的手搭在嘴上使劲攥了一下,摇了摇头~
他的意思是:把嘴巴扎紧!
侯有义被抓走了!
侯有义被捕,这对老鸦沟赤卫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危机!
赵铁匠感觉事态严重,得赶紧告诉郭凤山!
可是自那天在武家洼的窨子里面跟李自辉发生争执,郭凤山就宣布老鸦沟赤卫队暂时停止一切活动!
然后他就回南塬去了。
这都一个星期了,也没见郭凤山来联系过。
赵铁匠当机立断,派赵铁娃赶紧去南塬找郭指导员汇报情况;他拿出一块郭凤山给他写有:“家中有事,暂停营业”的木牌牌,挂在铁匠铺的木门上!
锁好门,他直奔武家洼找王黑娃的三中队去了!
在武家洼的窨子,只有徐二楞在值守!
简单说明了情况,赵铁匠让徐二楞赶快找王黑娃来商量对策!
好在王黑娃就是武家洼附近的人!
几个人一碰头,赵铁匠和王黑娃都觉得:得让三中队其他队员赶快到窨子集中!
三中队的集合暗号是三声鞭响!
站在武家洼的山咀上,徐二楞狠狠的摔响了三鞭!
在临沟朝山的空旷山谷,这三声鞭响的回声震的埃娃娃“哗琅琅”的响个不绝!
除了侯有义,三中队的其他人员很快就聚齐了!
赵铁匠和王黑娃就长话短说,做出这样的安排:
第一,每个分到粮食的队员马上回家,把各自家里的余粮和白面尽快转移、隐藏起来,不许暴露,并安抚各自家里人要守口如瓶;
第二,拿了印有“高”字口袋的队员,全部拿回窨子或者填进炕洞烧毁;
第三,让与侯有义关系密切的徐二楞赶紧通知侯有义老婆孩子,把家里的白馍细面全部处理掉;如果有人来问,一定要一口咬定,就说没有新麦白面!
第四,派去过柳树湾给王文远报信的队员尽快通知一中队,并由一中队王文远通过暗号联系李自辉!
第五,二中队由赵铁匠自己亲自去布置!
第六,所有队员必须时刻提高警惕,防止侯有义招架不住酷刑而供出他们!
听到风声尽快撤离!
……
作为两个中队长,他们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一中队的队员大多都是南咀子乡的,这里两面临沟~西临老鹰沟,东临柏树沟,有危险可以随时撤退!
王文远隔着老鹰沟,紧急吹响牛角号~~
嘟嘟……嘟嘟……嘟嘟……
隔了不大一会,就听得老鹰沟对面的凤凰山传来“嘘~嘘~嘘~”三声哨音!
王文远知道:李自辉已经收到了自己的信号!
通知完各自队员,安排大家做好各自转移和隐蔽工作,三个中队长和李自辉当晚都在赵铁匠的铺子里集中!
郭凤山和赵铁娃赶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李自辉早已经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了!
一个方方一丈、十来平米的小屋钻了六个人,立时显得拥挤不堪!
赵铁匠让铁娃端个小板凳坐在巷子口假装乘凉~负责望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