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阐幽读书
论语阐幽之二:跟着孔子学孝行

论语阐幽之二:跟着孔子学孝行

作者: 易不疑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07:4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孝”,做到“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后,才可以学习大、小“六艺”。细细思之,“孝”是“修自己以爱父母”,做好这一点,自然就能满足后面的“悌、谨、信、爱众、亲仁”。是的,对兄弟姐妹不好,父母答应么?做事情不严谨,说话不算数,父母答应么?不努力向善,父母答应么?人说,百善孝为先,我却感觉“孝含百千善”。《论语》中,孔子给出了“孝”的若干必要条件,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孔子的“孝行”究竟有哪些。

孟僖子⑴临终之前,叮嘱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说:“无礼,无以立”,并要求他们向孔子学礼。孟懿子以为厚葬父亲就是孝,于是,前来向孔子请教。孔子说:“无违——不要违反你父亲大人的遗愿”。樊迟驾车,孔子告诉樊迟:“孟懿子问孝,我告诉他‘无违’。”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孟懿子不按照父亲的要求来跟我学礼,却向我请教孝道。孟懿子以为厚葬父亲就是孝,这是不正确的。凡事要讲究规矩。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事之以礼;死以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⑵孟懿子不按理出牌,他的儿子孟武伯更加不走正道。所以,当孟武子问孝时,孔子给的答案是:“除了生病,不要让父母担忧。” ⑶

有感于国君、大夫、陪臣子弟衰微,孔子说: “多年不改变父亲的好规矩好做法,就是孝。” ⑷

子游感觉把父母的物质生活打点得很好,就得意地向孔子请教“孝道”,以为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结果,孔子却说:“现在的人,以为能给父母好吃的,就是孝。那些狗呀、马呀、猪呀,都有人养。如果没有敬意,就不能算孝!” ⑸

子夏请教孝道,孔子把孝道推广开来。说:“脸色要好,态度要好。学生把事情都做好,把好的酒食都给老师享用,这难道就是孝吗?” ⑹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的。孝敬父母,却不知道岁数、生日、日常习惯,这怎么成?一定要把父母的基本情况牢记心上。知道父母的年龄后,自然而然就喜其长寿、惧其形衰,孝养之心也就与日俱增。” ⑺

在孔子眼里,奉行孝道必须守礼、用敬、用心、和颜悦色、继承优良传统、改正缺点、从细节、小事做起。

寒冬的一天,闵子骞穿着继母做的芦花棉衣,拉车送父亲外出。因受寒无力,马车滑倒,被父亲鞭打,棉衣露出了芦花。父亲醒悟,想休掉妻子。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犯错误时,不要一味顺从,也不可怒怼父母,而要及时劝导。为保证劝导效果,需要竭力孝敬父母赢得其信任,更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孔子说:“对待父母的错误,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发现及时劝谏。如果父母听不进去,要更加恭敬而不发脾气;更加任劳而无怨气。” ⑼

孝是“感恩”“利他”“利社会”的起点,是家国情怀的起点。人生在世,千万不要结交不孝的人。

【注释】⑴孟僖子(?-前518年):姬姓,孟氏,名貜,谥僖。春秋后期鲁国司空,三桓之一,孟孝伯之子。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到达楚国皆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孟僖子深以为耻,遂发奋学习周礼。前518年,孟僖子将死,嘱咐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侍孔子。

⑵见《论语》2.5。原文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⑶见《论语》2.6。原文是: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⑷见《论语》1.11,又见于第四章第二十篇。原文是: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⑸见《论语》2.7。原文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⑹见《论语》2.8。原文是: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⑺见《论语》4.21。原文是: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⑻见《二十四孝》芦衣顺母。原文是: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以衣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紖。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参考译文如下:春秋时期鲁国的闵损,字子骞(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称),幼年时母亲就死了。父亲续娶了后妻,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冬天)继母给两个亲儿子穿着用棉花填絮做的冬衣,因为厌弃闵损,给他穿用芦花填絮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让闵损驾御马车,闵损因身体寒冷发抖,将缰绳坠落地上(因此被父亲鞭打,打破棉衣发现芦花)。父亲得知闵损受到虐待后,要休掉后妻。闵损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孩子受冷;赶走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继母听说,立即悔恨知错,从此改过。

⑼见《论语》4.18。原文是: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阐幽之二:跟着孔子学孝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s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