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分享教学
语文分享教学·24

语文分享教学·24

作者: 洪丰乔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0:30 被阅读82次

5.3 回归——语文分享教学的助推剂

对语文分享教学来说,回归有两种意思,其一是教育教学本真的回归,其二是语文本真的回归。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还是在不同的国度,教育的本真都会与人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的价值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自由个性将越来越被人所追求。“所谓自由个性,是指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从而真正独立地、自由地存在和发展自身,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人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个性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在人的发展上,特别是在孩子的发展上,具有很大的未完成性和能动性。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蕴藏着人的发展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人的发展的能动性,注定了人在发展中是自主、自觉、和自我塑造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不能“强拉硬扯”,而是要尊重这种生命的本真,让他们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一般来说,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共同起着作用。但“教育之所以是教育,恰恰在于选择和借助人类的科学文化引领学生的个性素质的发展,由自在的人成长为自为的人,成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不能、也不应该包揽儿童的发展,但也不应当否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所谓引领作用是指教育应当依据社会对人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儿童个人的特点与志趣,引导、激励、带领儿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积极成员,既不能对儿童加以强制,亦不放弃教育的神圣职责。”

但是大家都知道,由于我们教育教学受到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等的影响,已经在自己的本真上偏离了轨道。特别是在模式化的教育教学下,所培养的学生,已经被很多人称为奴才,而不是人才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化育人的生命,使生命获得自由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真的有必要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本真——“绽放个性,乐享生命”!

关于语文的本真讨论由来已久,其主要是“工具说”和“人文说”两大类。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感情,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效果。“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即语文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将语文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总算是结束了这场争论。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广泛影响,由于教育的功利化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因此语文的工具性明显占有强势。相反人文性是远远被摆在一边,只是好看不中用的。因此在语文分享教学中,我们必须:

⑴强化人文性。但是我们就是被教育的功利蒙蔽了眼睛,只看到分数的提高,没有注意到生命的成长,精神的升华。而这些都是需要语文的人文去慢慢熏陶。“语文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章,潜移默化的陶冶着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陶冶着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着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在语文分享教学中,就是要回归到语文的本真状态,回到语文的人文熏陶,情感陶冶,精神升华。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语文的乐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完美展现,语文的美学价值才能得以绽放,语文的魅力才会得到彰显。

⑵善待工具性。强化人文性,并不是丢弃工具性。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下,完全放弃工具性,显然不合实际。何况,语文本身也有工具性的一面。但是,此种工具性,不能仅仅沦为学生考分的工具。语文更是人们陶冶性情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文明传承的工具,更是一门育人的学科。

在语文分享教学中,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课本、学生和环境快乐地交往,其乐融融。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投入学习,语文素养焉有不提高之理?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分享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感染性特别重要。一个懒得开笑脸的教师,只会带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师不快乐,学生也就难以快乐。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关注教师的快乐。让教师的快乐感染学生的快乐!

相关文章

  • 语文分享教学·24

    5.3 回归——语文分享教学的助推剂 对语文分享教学来说,回归有两种意思,其一是教育教学本真的回归,其二是语文本真...

  • 语文分享教学·50

    第八章语文分享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语文分享教学是个新理念,因而它也需要新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因为语文分享教学提倡个性...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

    8月24日上午,我校语文组在焦校长的领导下,举行了教学实例反思分享交流会。会上,各位老师也就自己在教学中...

  • 语文分享教学·22

    第五章语文分享教学的实施保障 在当下语文教学界,如此综合地把语文分享教学当做一种教学理念提出来,还是首次。其生命力...

  • 语文分享教学·3

    1.3语文分享教学的内涵 对于语文分享教学,专家学者们虽然有过相关的论述,甚至也有很多语文教学工作者做出了很好的实...

  • 语文分享教学·10

    3.2语文分享教学的提出 语文分享教学,是在尊重生命本真、教育本真和语文本真基础上,以激扬学生的生命、绽放学生的个...

  • 语文分享教学·52

    8.3语文分享教学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

  • 语文分享教学·51

    8.2语文分享教学与学困生的转化 请看下列曾被媒体炒得很火的一则报道。 这个绿色不环保。据报道:西安一所小学给“差...

  • 语文分享教学·26

    5.5 评价——语文分享教学的向导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 语文分享教学·25

    5.4 课改——语文分享教学的土壤 从1999年起国家陆续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分享教学·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sz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