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后会无期》里面有一句很多的台词:“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大家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别人的经验不能套在自己身上,即使说得再对,也是别人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从某个人的身上的特殊性出发的,与他所处的时机、环境密切相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在任何其他时候都不可能复制。
可是有时候,即使我们有自己的经验,知道、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还是不愿意去采取行动,或者满怀热情的做下去,为什么?
我们经常遇到的两大问题,一个是事业,一个是感情。
1、事业。
刚毕业的年轻人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不顺心,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正喜欢现有的这份工作。当年选专业时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毕竟谁会在自己高考前填志愿的时候能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各个行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奋斗一生的职业?这是很正常的。
我碰到很多年轻的来访者,都是带着这个问题来咨询的。于是,我和他们一起详细的梳理他们的工作经历以及感受。在他们理清思路后,有的明白了自己的确是不适合做现在的这份工作,他们讨厌现状,急切想做出改变。然后呢?他们还是选择呆在原地,不离开舒适区。我也明白,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平滑的过渡。可是,有的朋友一两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抱怨,但依然没有行动,问题照旧。是什么阻碍了他们行动呢?从表面上来看,问题已经找出来,他们已经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头脑是清晰的,可是为什么就是不行动呢?
工作上也是,明明知道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得到上级的肯定;要对同事好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可是,有些工作,总是让你感到厌烦;有些人总是让你觉得讨厌。身体就像一只不听话的驴子,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不听使唤。计划做了一堆,都是很周密、完美的计划,可是就是没有行动力、严重的拖延症。
2、感情。
一段感情过去了,失恋了,有的朋友一两年都走不出阴影。他看透了人生,对生活提不起任何的兴趣,整天把自己锁在小屋子里面,这已经显示出抑郁的倾向。他向我倾吐。他内心是清澈如水的,也知道这样子下去不是个办法。但是,心里总是像有一个大石头压在上面一样,怎么样也提不起力气走出这个家门,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家里人也很着急,不停的劝解、讲道理,甚至责骂、强行把他拉出去,想让他觉醒,但是都无济于事。为什么这些办法都行不通呢?
我们父辈的婚姻很多都是“革命友谊”,组织安排,都没怎么经历过爱情婚姻中一直吵吵闹闹的。他们很多人虽然心里知道自己,并不爱对方,可是,却走不出分开的这一步。
还有所谓的“妈妈宝宝”。他们从小就活在父母严厉的看管之下。长大之后,感觉到这种看似无微不至的呵护的对自己的约束,于是极力想挣脱。思想上,道理已经明白透彻,但是却总是走不出自己独立的那一步。已经下定决心了,为什么走不出这一步?
促使人做出行动的力量在哪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最著名的肯定是弗洛伊德的性驱动力理论。他把性驱动力起了个名字,叫做力比多。当然,现代人都知道那是比较片面的说法,在当时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
人学了很多理论,但是依然做不出行动,那人的基本驱动力在哪里?是心灵还是情感,还是身体的推动力?是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吗?还是兴趣的驱动?是钱吗?是身体的欲望吗?是长辈、伴侣的期待吗?是爱人的爱吗?还是都不是?
我想用一个朋友的经历更好的去解释一下。她说她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非常清楚自己所在的处境,但是她的内心非常的混乱。她感觉自己的的内心有两种力量在互相冲撞、打架,导致无法做出行动。于是她去找一个做水晶的朋友咨询。这个朋友让她自己挑了3颗水晶,分别放在她的头顶,头以及心脏的部位。他解释道,水晶是代表能量的,它可以反映一个人能量的状况。结果出来了,她放在心脏位置的水晶的颜色是黑色的,纯纯的黑;而她放在头部位置的水晶晶莹剔透,是透明的颜色。她的朋友解释道,她的内心是混乱的,像这个黑色的水晶一样混浊。但值得庆幸的是,她的头脑是清晰的,所以她才没有做傻事。
水晶的能量理论相信,人是由身心灵三个部门组成的,3个部分是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忽视了其中的一个部分,我们的行动就会收到影响。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或是觉得身体乏力,或是觉得心烦意乱。
肯尼亚一个部落首领说:我们的部落中如果有谁心情不好、郁闷了,我们就会把他从屋里拉出来到太阳底下。全部落的人围着他又唱又跳,让他也跟着一起跳舞;同时让他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他的不开心,这么多人分享,这个不开心就像西瓜一样被分走了。哪里像你们现代人,把病人关在一个小黑屋里,对着他喋喋不休的说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那他怎么能开心起来呢!
所以,我们光是解决对问题的认知还不够;或是赚很多的钱也不能让我们觉得生活有意义;我们很多时候也要让自己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灵魂一起起舞。把身、心、灵三者打通,能量就像通过长长的炮筒激射而出,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力量。
我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我该怎么办?”他们急切的想要知道一个答案,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其实他们身体知道答案,身体的反应已经告诉你他的选择;你的情绪也告诉你,你的选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的身体,你的情绪,你就能从它们那里知道答案。但是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用大脑的想法去否定它们。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是听从自己的身体、听从自己的内心,去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跟随它们。
做法之一是催眠。催眠就是纯粹的感受与感受之间的对话,排除来自大脑的逻辑判断。通过感受,我们能够深入心灵的最深处,把感受背后的那个原因找出来,和他好好的谈话,最后达成和解。
在一个催眠案例中,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儿,抽烟上瘾。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孩,他曾经自己一个人背着20多公斤的背囊徒步珠穆朗玛峰。在她的内心里面,认为抽烟是成熟的标志,代表着坚强。因为她小时候缺少父母的陪伴而觉得孤独, 为了对抗这份孤独,她必须照顾自己,所以她学会抽烟。因为她觉得通过抽烟就自己就变成大人了,能照顾自己了。她让自己变得很强,他的确也做到了。可是,在另一边,她的心灵却呼唤着爱,渴望成为一个温柔的女人。
通过催眠,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的诉求,进而能了解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通过聆听身体,感受情绪,跟随心灵的指引,整体的了解身心灵三部分需求,疏通各个部分的连接,让它们达到和谐的统一,人才能有力、开心的走下去。
一个人身心灵统一,两个人呢?同样的,相爱也是身心灵三者的结合,而不单单是肉体的交合。有人只爱外在的某一个部分,比如说财富,比如说漂亮的相貌,但是这些都不是一个人的本质,爱一个人的本质是两个人身心灵三者的契合,追求的理想价值观的一致、性格的相似或互补、最后加上身体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 Two become on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