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死”与“活”

作者: 老屠而已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1:06 被阅读818次

文/屠志成

前几天,一同事在一微信群里转发了“六安新闻网”公众号上的一则消息——《泪流满面!身边人、网友、六安一中这样说陈盛老师……》,消息称,六安一中优秀语文教师、“最牛班主任”陈盛老师,“因病经钓医治无效,不幸于2017年2月17日”去世,“英年35岁”。

消息后还发布了许多网友对陈盛老师的悼念之词,既赞其奉献精神,又叹其英年早逝,可谓满满地都是正能量。再往后,是公众号上网友的评论,也以对陈老师的盛赞为主,但味道慢慢在变。有人感叹像陈老师这样的教师太少,有人遗憾本人没有见到这样的教师,更有甚者,有人痛骂本地的教师……这里选取两则,供大家瞻仰:

[木**]值得全霍邱老师们学习!

[郑**]我们霍邱怎就没有像你陈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呀!把陈老师的优教师德事迹在我们霍邱做个宣教!叫霍邱县的老师都比对一下!叫他们自愧不如!天地悬殊!(注:改正了其中的文字和标点错误。全用叹号可看作情绪激动,故不易之。)

你看第一则,虽说好像没有批评霍邱的教师,但“值得全霍邱老师们学习”这话里透露出来的微妙意味却是全霍邱的教师没有比得上陈老师的。而第二则,则是直接对我们大霍邱的教师进行否定和羞辱了,“怎就没有”“比对一下”“自愧不如”“天地悬殊”,让霍邱的老师看了之后都想找个地缝往里钻。

对于陈老师和像陈老师这样的教师,我是高度敬仰的,更不敢有一点微词,他们确实是教师的楷模,人中的英杰。但是,对于借陈老师说事的人,我还是想说点什么。

看到那些评论后,我在消息的后面也留了言,内容如下:

痛悼陈老师! 我们习惯于在一位老师重病或死亡后才发现、宣传他的“好”,之前对他的苦、他的累则熟视无睹。甚至有人会因为没听说本地有老师累死而认为本地没有好老师,并因此而遗憾而愤怒。这真是一种只认“死”理不见活人的畸形的思维方式。

我写以上这段话,有这样几层意思。

陈老师是位好老师,我当然是知道的,2016年元旦,我校在六安举行第六届班主任论坛时,还邀请了陈老师给全体班主任作报告,陈老师的风采、智慧和奉献精神,至今仍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师,本不该这么早就去世,这是教育界的损失,也是对他本人的极大不公,但天意难测,令好人不寿,留给我们的只有痛惜和遗憾。

我们进一步想,还是那位陈老师,如果他安然活到退休之后,就算退休前他能一如既往,他的事迹还会引起多少人的关注?至少我们在陈老师重病之前,没看到关于他的什么消息。

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才是好的,不然你再苦、再累、再好也是枉然。以前宣传死人是为了政治需要,现在与其说大家看重死人,不如说只是想找个死人“围观”。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死人也有围观、娱乐的价值。只是,你见过围着死人一直不肯散去的人吗?除非那是他的至亲。所以,陈老师去世还不到一周,网络媒体上早已不见他的消息,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又有了新的爆料,各种段子又接踵而来。今天我就是翻了好一气才找到那则新闻的。

对于本地是否有好教师,有些人好像一本清色似的,看到别处有个累死的好老师,就大声疾呼本地教师向他学习,甚至痛骂本地教师不争气。没见到死的,不等于没有好的,有的好教师偏偏身体也好,属于“X好老师”,虽然很累、很苦,一时却死不了;有的好教师虽然身体也不好,但仍在坚持,学校也不肯放开他让他轻松一下,因为他还有可被榨取的价值,所以他一时还不敢死。这两类好教师其实很多,不从别处找,单是霍邱一中,就有一大把,但因为没死,所以被埋没。可是,我们不能为了让社会上的一些人发现好老师,好在他的尸身旁围观、猎奇,而盼望、诅咒我们的好老师去死。

这里奉劝那些好老师们,宁可被埋没,千万别去死。你活着,就是霍邱教育和你的家庭之大幸;如果你死了,你只有被无恶意的闲人围观三天的价值,学校最急切要做的,是赶紧找个人取代你。

相关文章

  • 教师的“死”与“活”

    文/屠志成 前几天,一同事在一微信群里转发了“六安新闻网”公众号上的一则消息——《泪流满面!身边人、网友、六安一中...

  • 死与活

    一天,鬼教徒和神教徒碰面。 鬼教徒:人早晚得死,死后都得变成鬼,受尽折磨,活着又何必行善呢? 神教徒...

  • 死与活

    元旦来了,假日到了,周围的人都在准备着欢度庆祝,狐朋狗友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白天不想工作,晚上不想睡觉,好似得道成...

  • 死与活

    都是死,你们也有的选: 要么怕死!要么战死! 要么憋死!要么冲出去没刹住撞死! 要么自己吓自己吓死!要么去吓別人被...

  • 活与死

    我突然明白 怎么活, 是一种死法。 怎么死, 倒是一种活法。 聪明的你, 选择活 还是死?

  • 活与死

    人生不过活和死两部分 你只能活几十年,而你要死几亿年 你就把死后的那么久当成人生的日常状态 把活着的这短短几十年当...

  • 死与活

    我一直活着, 活在尔虞我诈的社会里 活在勾心斗角的算计里 活在分分合合的感情里 活在面目全非的堕落里 好累、好累 ...

  • 死与活

    他笑了,放肆地笑。忧伤仿佛散了,我想那是看透了,不再惧怕死亡。哪怕下一秒是死,也不存遗憾。可惜春天来了,仿佛又有希...

  • 活与死

    我们活,活在繁忙的工作中,活在琐碎的生活里,活在花开与花落中,活在匆忙的时光里,只什么时候,忘了自己,忘了生活。某...

  • 活不过消磨

    我们死了却还活着 本来活着的 却认真的死了 死在消磨 死在别人口里 而活着的人 活成消沉 活成自卑的自信 死与活的...

网友评论

  • 9d69cf317bcf:几年前,看到一个教师宣讲团里面一个老太太的发言片段。至今还记得当听到她说她女儿生病了却因为给学生上课而没顾得上致使女儿离世时的毛骨悚然和说不好的恶心的感觉。
  • 老屠而已:谢谢大家的关注!
  • 3a8cbf933052:现在教育环境需要能“熊掌和渔能兼得”的老师!
  • ab4d2164b158:每每看到新闻报道对某某老师身患重疾仍坚持三尺讲台赞誉有嘉,心中不禁苦笑。同样身为老师的我,纵然没有如陈老师般的优异,却同样在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面对他人的当老师舒服啊,假期多之类云云,我无意反驳。因为我深深懂的,星光璀璨的教育者我可以不闪耀,但对于深爱的家人而言,我,无可取代。
    老屠而已: @ab4d2164b158 所言甚是!

本文标题:教师的“死”与“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e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