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一天

作者: 官洪芹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01:14 被阅读0次

2017.7.7.31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一天

本来以为,顾东桥的这句“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没有什么错误,对啊,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冷了就穿,不是很自然吗?但阳明先生说“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饮,服,行也是这样。阳明先生这样回答,做事需先有一个想做的“心”才行,才警觉自己思考问题从来都是粗枝大叶,没有细细想来这其中的缘由。

我记得我小时候是不吃腥味的,包括各种鱼虾蟹之类的,而且闻到腥味就恶心。大约在我十来岁的时候,过年,去我姑姑家走亲戚,上菜的最后我姑姑上了一条鱼。我看到那条鱼整整齐齐放在盘里,鱼身上撒着香菜末,盘里还有少许的汤,我忽然想,这条鱼应该好吃吧?(因为我家做鱼从来都是煎,不炖,所以我见到这条炖的鱼心里有了吃的想法。)虽然最终这条鱼我还是没吃,但是从心里已经不反感了。等到我20岁左右,各种鱼,海鲜之类的我都能吃一点,虽然不是很喜欢吃,但至少开始吃了。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一样,有这个做的“心”是最重要的。今晚碰到我一个朋友,说她老公今天在家辅导孩子学习,叫孩子气的不但把她恶打了一顿,还把自己气的头疼。这就是孩子没有那个学习的“心”,家长辅导督促再进一步打骂,都是外力,所以收效微乎其微。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过对孩子来说,他的天性就是玩,想让他主动学习我总也没摸到门道,哪位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分享一下?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一

    今日开始学习《传习录》第二部分的《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

  • 读《传习录》第十一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一天。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

  • 读《传习录》第十三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三天。 先生回复冬温夏清之格物、致知。冬温夏清为“物”;对于冬...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一天

    2017.7.7.31 本来以为,顾东桥的这句“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没有什么错误,对啊,...

  • 《传习录》中00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精读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8.1

    心一而已。人的一切行为都由自己的思想决定,心想事成,心的出发点是正方向,那就办正事合正理。心的出发点违背常理则不合...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8.2

    学习的宗旨是要明白道理,按正确的理去做事情。万事万物接受学习实践的过程都要一生推究,无穷无尽,每个人的心不同,做的...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8.3

    天理在心中,终究不灭。良知的光明,永世长存。 这是亘古不变的,人心本善,即使暂时迷茫,但经过碰壁,行不通最终也会回...

  •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7.31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求学者致力于外物而遗失了内心,授业解惑没有了根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第十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sk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