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普通人的消费降级从什么地方开始,估计1000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答案。看看自媒平台:汽车降价、手机紧随其后,更别说房产了。
有位朋友去年就想把已有10多年车龄的家用轿车换掉,却迟迟没有行动,他说自己早看好的一款新能源车也不像刚开始上市那会儿“皇帝女儿不愁嫁”了,已经降了以NW计算的幅度,旧油车还能开,又不跑长途,等等再说,看那样子是胸有成竹地觉得还有降价空间。
还看到有报道说曾经很牛X的米果知名品牌手机也不得不随着世界经济下滑放下身段削薄利润,虽然说是不情不愿,无奈也扛不过大形势冲击。这些大项消费基本说的是手里有金或者目前还没被边缘,搬砖还有地方,也就是说在日常消费面前还能撑撑面子,而大部分打工一族,即使在体制内或者还算比较稳定的民企干活,降级消费紧紧连着的就是衣食住行了,换句话说,再怎么降级,一家子人不还是要吃要喝要过年吗?
市场物价就那样,无非就是不买所谓的进口水果、精油精面,还有所谓的反季蔬菜🥬等等,作为主妇自己感觉每年过年一家几口添置新衣是一项固定且有点逃不过去的消费,尤其像我这样不太习惯网购的(主要嫌网上卖家秀买家秀的图解差异太大,另外还怕退货麻烦)我这老古董兼守旧的人,在很多线下店关闭的情况下,总还能想办法找到实体店,而且特别享受那种挑挑选选,试穿和被服务的“上帝”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基本接受租柜雇人的成本添加,更何况在工作紧张之余逛逛商店,享受一下商家精心营造的过节气氛,以及与我有同样想法老一行人的擦肩热闹。
奇怪吧,世界之大,什么样的人没有,我想自己也可能就是那不入流的“一小撮”🤏吧。今天抓紧过节前仅剩的两个周末日子,还是出门到市里转转,感受一下过年前的氛围,也是想暂时脱离一下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有时候觉得是自己矫情了,现实的环境下,谁没有压力,谁又不紧张,这个我管不了那么多,我还是习惯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心灵放个短暂的假。这会儿正直午饭时间,随意走进一家临街的麦当劳,扫码点了买一送一两包薯条和一杯黑巧热饮,耗洋29+,在毫无任何多余想法的情况下边吃边饮,边环顾周围年轻情侣闺蜜或宝爸宝妈领娃儿消费的场景,感觉降级似乎和这玻璃门里的人们无关,而且岁月静好依然如故。这种短暂的也许是错觉能带给门里光顾的人们哪怕是短暂的快乐总觉得也值了。否则,在这寒冷的冬季谁能免费给你提供这温暖的环境和温热的餐饮外加热情的服务。
这么想来,感觉今天出门前的果断决定无比正确✅。尽享此时此刻的美好心情是自己给自己的,像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什么难题一样,能快速求得解决的,应该还是向内向自己求解,至于明天是什么,就等车到山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