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三重境界

作者: 琪天大圣717 | 来源:发表于2021-02-03 14:26 被阅读0次

最近的社交,让我有些不安,焦虑,甚至自我怀疑。

事情是这样的。

本来我们是三个姐妹,隔一段时间会聚一次,很开心,很放松。想说什么说什么。

几个月前开始,通过姐妹A认识了姐妹D,这个新的朋友,性格开朗大方,完全就是那种中心人物。

通过姐妹D,又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之后每次吃饭,就变成了我们三个加姐妹D,加几个新朋友。

而我就属于那种不知道怎么聊天,紧张得浑身不自在,整个过程当观众一样的存在。

于是,我开始想,为什么人家可以那么侃侃而谈,真是羡慕至极,人又美,又能说会道。而我呢。。。完全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

最近学习了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其中讲到思维发展的过程。我们的成长,思维的进化都是螺旋式发展。

陈海贤老师引用佛教禅宗中的一种说法来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

第一重境界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叫“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做为社交恐惧症患者,焦虑的我,就是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那么,我再深入一点思考,我当前的认知,只是局部知识,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我会发现自己并不是跟所有人交往都紧张,不知所措,我也有很多时候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成为众人的焦点。所以我会下意识得放松身心,找回自己,不用刻意去融入,当感觉好的时候,我才能做得更好。

很惊喜的是,前几天晚上聚会,我感受到了自然,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整个过程很愉快又放松。

不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症”的标签,这是见山不是山的第二重境界。

现在我会更认识自己,社交恐惧症,其实大家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我在跟别人交往中,会慢热一些,坦诚接受自己的特点。

陈海贤老师在书中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偏见就是一种思维的休息。”

而思维的休息能让我们接受更多的东西,觉察,接受,进而改变。

现在,见到陌生人,或者认识新朋友,我会大方地说:“我比较慢热,我有点社交恐惧症。”这样自然的表达,会让别人感觉更加亲切,也有助于别人理解。

接受“社交恐惧症”这个标签,是见山还是山的第三重境界。

我们在不同的关系中,对不同的事物上,感受也会不同,思维所处的境界也不同。

那么,你目前在哪件事上,处在第几重境界呢?又如何处在“见山还是山”的第三重境界呢?

期待你的留言~

相关文章

  • 继续《了不起的我》

    思维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

  • 新课程与思维变革

    新课标实施将迎来教师换血式的思维变革。 “构筑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指: 第一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 ; 第二境界:发...

  • 思维的三重境界

    底层的人从来不反思,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 中间那层人虽然反思,但老觉得是别人不对。 顶级的那层人...

  • 思维的三重境界

    最近的社交,让我有些不安,焦虑,甚至自我怀疑。 事情是这样的。 本来我们是三个姐妹,隔一段时间会聚一次,很开心,很...

  • 杨钧淇讲解人生三重境界

    杨钧淇讲解人生三重境界,人生360体系认为,人生境界很有意思,值得弘扬传播。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

  • 真正厉害的人是因为ta知道如何成长

    ////三重境界////人的成长分为三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与人的成长高度一致:参禅之初,...

  • 2020-03-26人生三重境

    晨读 池莉: 人生有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

  • 思维弹性

    思维弹性:思维是如何进化的?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思维的发展有三重境界,如同佛教禅宗的说法...

  • 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有感(三)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

  • 【百日行动】

    读《跃迁》30页 “勤奋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很努力 第二重境界:方法论勤奋 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标,战略勤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的三重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op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