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麓山文存小松
评《明朝那些事儿》

评《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剑胆棋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8:27 被阅读100次

刘子玄谓:史有三长,才、学、识。文笔精妙谓之才,史料精熟谓之学,而取材严谨、持论精确谓之识。我对明史无甚了解,此书也不过是随便翻翻。故而其学及选材之识无从评价,只有文字和议论似乎可以聊聊。

此书得享大名,应当归功于其文字。可我认为其长在此,其短亦在此。试举一例:

他买肉了,竟然还买了两斤。等他付完钱,接过肉一声不吭地扬长而去时,在场的人这才确信,他们刚才看到一幕真实的场景。肉贩子激动了,他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县令的生意啊!”

此是书中写海瑞买肉一段,寥寥百字,足见功底。“他买肉了,竟然还买了两斤”正常表述为“他竟然买了两斤肉”,特拆作两句,更显出海县令买肉的“不可思议”处。又如“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本是岳武穆英雄语,移在小贩身上,确有一种由反差造成的喜剧效果。此诚其所长也。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句子本只适合偶尔点缀。若通篇如是,则显得有点故作姿态。至于“等他付完钱,接过肉一声不吭地扬长而去时,在场的人这才确信,他们刚才看到一幕真实的场景”之类,若是正常叙述之外闲闲几笔,确实生动形象、如在眼前,可通篇如是,不禁令人觉得拖沓了一些。所以我说:其长在此,其短亦在此。

若说文字还有其长处,议论恐怕就只见其短了。书中似乎涉及到一些厚黑学的东西,可惜要是早个六七年,我也许会惊叹。现在看来,也就那样。这算是“读不逢时”吧!书中提到:“没有绝对的好人”,可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却常陷入二元论。须知一个决策最后执行成功并不能说明与之对立的建议就是错误的;一个决策最后执行失败也未必是决策本身的问题,有可能是执行的锅。这些本需要从长计议,可书中所下之评判往往极其草率及武断。这点由第一册中写朱元璋与诸将商议先攻陈友谅或张士诚便可窥一斑。

应当承认,此书还是很不错的。当年明月在引子中说他想写的是“一部好看的历史”,可是我并不觉得它好看。虽然他说自己写的“不是史书”,可又说自己写的是历史,那我只好按照史书的标准的来评价它咯!

丁酉三月廿二

相关文章

  • 评《明朝那些事儿》

    刘子玄谓:史有三长,才、学、识。文笔精妙谓之才,史料精熟谓之学,而取材严谨、持论精确谓之识。我对明史无甚了解,此书...

  • 评《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可谓是中国最好的网络历史小说!今天,鄙人就来评价一下! 《明朝那些事儿...

  • 评《明朝那些事儿》

    读史的乐趣在于,某个人物你听说很牛,你就好奇他(她)到底牛在何处。结果你就在书中,如挖掘八卦一样,为历史人物的...

  • 评《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亘古幽悠,今昔几何?不过一世世的当代,躲不过的历史年轮。近三百年的煌煌明朝,亦是陈朝旧事。时间演绎,一幕幕悲欢...

  • 《明朝那些事儿》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成为皇帝(1)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成皇帝(2)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逆袭...

  • [碎语杂记]第一功臣李善长,免死铁券不免死

    明朝那些事儿。 读(听)明朝那些事儿以前,不知道还有个叫李善长的人儿。 读(听)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知道了朱元璋麾...

  • 幽默而苦涩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从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讲起,至清初李自成灭亡明朝结束,总共分了46...

  • 七月要继续读书

    加油 继续《明朝那些事儿》

  • 8|33《明朝那些事1》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总共有七本书,作者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原是网络上连载的中国明朝(1344年-1644年...

  • [碎语杂记]朱重八,英雄莫问出处

    辗转再三,还是买了套《明朝那些事儿》。网上买的,不是太贵,质量尚可。 这段时间一直在听《明朝那些事儿》,感觉对明朝...

网友评论

  • 264b2a8f68f5:写得很中肯,但是这本书我看了不止一遍,因为确实很“好玩”啊
    剑胆棋心: @随波逐流_f3e4 栋波兄好!五一去喝你好基友的喜酒哈😄

本文标题:评《明朝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dq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