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潘金莲

作者: 幽暗之风 | 来源:发表于2025-08-07 09:27 被阅读0次

“你竟然在看这本书”,对象道。

“嗯,有什么问题么”,我问。

“不是说这本书是比较那啥的么?”对象问到。

“看肯定是可以看的,不然我咋能在微信图书上看到;再说,你不看,你咋知道这本书写的啥,能流传的,必有东西吧”

以上是我和对象的一段对话。那个周末,我整日看着手机,话少不说,饭也不甚做了,才有了以上这些。其实,我只是觉得,不拥有,永不得祛魅。

是的,这本书名叫#《金瓶梅》。这个由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人名字合起来的书,借西门庆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来描绘当时的社会与人性(见利忘义、贪财好色等)。

“哲学是对人性的揭示,几千年来,除了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以外,人性没有根本的变化。 ”

——江怡.当代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挑战和主要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05):1-14.

写的太过现实。可以说,此乃“西门庆”之家事也。这里的“西门庆”估计有个现实原型,抑或是作者揉百态于此一家,以成此奇书。

其中纵有香艳之画面(据deepseek介绍,仅占全书约2%),也不过是更真实了,由浊入清,恰如由魔入佛。

其实,这本书妙就妙在它将人性写实,至少读来是如此,而且满足了人的窥视欲。人生百态真个实在,对人物的心理、行为描写的很细又很直接;画面感很强,阿谀奉承也好,上下打点也罢,人情世故也好、场景描述也罢,真叫个“真实的很”,仿佛在眼前看到一般。

但是,切勿看窄了这本书!《金瓶梅》这本书之所以是四大奇书之一,在于其“细而不乱其宗,庞杂而不散其意”。对当时的社会,你研究的文学辞藻也好,钻研市井生活也罢,看当时豪门世家也好,观达官显贵也罢,看世俗百态也好,窥迷佛信道也罢,看言情说爱也好,见利义相斗也罢,看人际复杂也好,叹世事难料也罢,看婚庆丧葬也好,看吃酒猜拳也罢,都可从中窥探一二。


读者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看这本书,以西门庆为核心,散出四条故事线:

一是眠花卧柳一条线。这条线讲的是西门庆的男欢女爱,西门庆与其几方妻妾、家仆来旺媳妇、手下韩道国媳妇儿王六儿、林夫人、郑爱月儿、郑爱香儿、如意等人,自然也包括他的书童(男)。

二是假义兄弟一条线。这条线讲的是西门庆所谓的“兄弟”:应伯爵、谢希大、孙天化、祝念实、吴典恩、云理守、常峙节、白贲光等人。西门庆死后,一个个转投他人的不要太急。

三是从商从政一条线。这条线讲的是西门庆的事业,世家以生药铺子为生,后又开了生丝铺、当铺、布匹铺子等;凭借着其通天的关系,做过千户,后转正千户掌刑,拜蔡京为干爷,与蔡府管家为亲家,一时极盛。

四是奴事仆情一条线。奴仆之间的爱情,比如玳安和小玉;奴仆之间的斗心眼儿,比如来安与来旺。


我这篇随笔,哪条线也不是。看过之后,只有一个问题在脑海中:潘金莲的角色是啥?

且看,潘金莲,武大郎之妻,毒害武大后于西门庆处做第五房小妾,其生性淫荡,耐不得住寂寞。她私下曾与女婿陈敬济等人颠鸾倒凤、咂嘴饶舌,后因此被吴月娘(西门庆正房妻子)赶出府,暂且不提。书中有言:

“惟有潘金莲这妇人,青春未及三十岁,欲火难禁一丈高”;

“此位娘子,发浓鬓重,光斜视以多淫;脸媚眉弯,身不摇而自颤。面上黑痣,必主刑夫;唇中短促,终须寿夭。 举止轻浮惟好淫,眼如点漆坏人伦。 月下星前长不足,虽居大厦少安心”。

这里且说说西门庆之死吧,一是西门庆自身纵欲过度;二是潘金莲为了满足自身欲望,给西门庆吃了超剂量“大补丸”,导致西门“内边虚阳肿胀,不便处发出红瘰来,连肾囊都肿得明滴溜如茄子大。但溺尿,尿管中犹如刀子犁的一般。溺一遭,疼一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潘金莲不想着医治,还在西门庆病躺高床的情况下强行拨弄行房,最终导致西门庆“灯尽油干肾枯”。

据说,作为中药材的的“潘金莲”,学名通常指绞股蓝或部分地区的别称,其根、叶或全草可入药。在中医药理论中,它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利尿等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炎症、皮肤问题及部分湿热病症。但以此书观之,潘金莲这个人起的是相反的功效。

潘金莲小肚鸡肠,爱嫉善妒。李瓶儿儿子的死以及李瓶儿之死和她有莫大的关系。

话说李瓶儿在生了一位男婴后,西门庆就很少去潘金莲屋里了。而潘金莲养了一只大白猫,平时只喂生肉,一日,李瓶儿的儿子躺在炕上睡觉,那猫见他一动不动,以为是生肉,就扑上去一顿撕咬,导致官哥抽搐受惊,眼珠上翻,后不治身亡,年一岁零两个月。至于是否为潘金莲阴谋,未可知晓,但书中说到:

“各位看官:潘金莲见李瓶儿有了官哥儿,西门庆百依百随,要一奉十,故行此阴谋之事,驯养此猫,必欲唬死其子,使李瓶儿宠衰,教西门庆复亲于己。”

后李瓶儿也因儿子夭折,旧疾复发,日夜愁裹心头、身形消瘦、三餐难下,最终药石不得治而呜呼哀哉。

此外,她常苛责手下,鞭挞奴仆;且善挑拨西门庆六房妻妾关系,真应了道士“坏人伦”“少安心”的批言。

其结局亦属自作孽之必然。

话说,武松遇赦返回清河县,当时潘金莲已经被吴月娘赶出府,由王婆领回。当初,王婆和西门庆秘密勾当,通过“十步之法”让潘金莲进入西门庆府中作妾,如今也是通过王婆领回。真乃是“君以此始,必以此终”,这条律令放在西门庆故事里的人儿普遍适用,是理解本书的一条重要原则。

按下不题,接着说潘金莲出府后,在王婆处待嫁或待卖,武松回来后便付给王婆一百两加五两辛苦费假意娶了潘金莲。书中描写到潘金莲得知武松娶她的反应:

那妇人在帘内听见武松言语,要娶他看管迎儿,又见武松在外出落得长大身材,胖了,比昔时又会说话儿,旧心不改,心下暗道:“我这段姻缘还落在他手里。”就等不得王婆叫他,自己出来,向武松道了万福,说道:“既是叔叔还要奴家去看管迎儿,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

潘金莲当初撩拨武松不得,今见如此,怕是忘记了她毒杀武大以及武松人间杀神太岁的事情,迷之自信不过如此。当天下午,武松在家中收拾停当,打下酒肉,安排下菜蔬,请王婆和潘金莲来赴宴,殊不知“善恶有轮回”,武松逼问出武大是如何被害死的真相后,瞬间“三尸神暴跳,五脏气冲天”,先斩潘金莲,后刮王婆娘。书中写道武松杀潘金莲的场景:

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后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

这个和《水浒传》的描述基本一致,亡年三十二岁。但见作者写道:

手到处青春丧命,刀落时红粉亡身。

七魄悠悠,已赴森罗殿上;

三魂渺渺,应归枉成城中。

好似初春大雪压折金钱柳,腊月狂风吹折玉梅花。

这妇人娇媚不知归何处,芳魂今夜落谁家?

那问题来了,潘金莲在这本书的作用是啥?

为了更好找寻线索,我从重要节点说起:

从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 老王婆茶坊说技”:这里提到西门庆与潘金莲初相识,经典场面不必细说。

到第九回“西门庆偷娶潘金莲 武都头误打李皂隶”:这主要讲通过王婆从中勾当,害死武大,诬陷武松。为后来武松为武大报仇埋下伏笔。

再到第十三回“李瓶姐墙头密约 迎春儿隙底私窥”:作为西门庆第五房小妾的潘金莲,首先发现西门庆与李瓶儿私情,起初她怒气不已,但在西门庆的甜言蜜语、糖衣炮弹中,最终成了西门庆迎娶李瓶儿的纵容者,原书中道:

“……(李瓶儿)今日教我(西门庆)捎了这一对寿字簪儿送你。”于是除了帽子,向头上拔将下来,递与金莲。金莲接在手内观看,却是两根番石青填地、金玲珑寿字簪儿,乃御前所制,宫里出来的,甚是奇巧。金莲满心欢喜,说道:“既是如此,我不言语便了。等你过那边去,我这里与你两个观风,教你两个自在捣。你心下如何?”那西门庆欢喜的双手搂抱着说道:“我的乖乖的儿,正是如此。……”

这里结合后文可以说李瓶儿成也金莲、败也金莲。

又到第五十九回“……李瓶儿睹物哭官哥”:官哥儿的离去,上文已有介绍,不再赘述。

重到第六十二回“……西门庆大哭李瓶儿”:李瓶儿因过度忧伤,药石无救而轰然撒手。她临终前的对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西门大姐、西门庆等人一一嘱托。在对吴月娘的嘱托中,月娘当时亦有身孕,李瓶儿提醒月娘切勿受奸人所害,虽未明说,二人心里明朗。这也是西门庆丧命后,吴月娘将潘金莲赶出府门的原因,原书中道:

落后待的李娇儿、玉楼、金莲众人都出去了,独月娘在屋里守着他,李瓶儿悄悄向月娘哭泣道:“娘到明日好生看养着,与他爹做个根蒂儿,休要似奴粗心,吃人暗算了。”月娘道:“姐姐,我知道。”看官听说:只这一句话,就感触月娘的心来。后次西门庆死了,金莲就在家中住不牢者,就是想着李瓶儿临终这句话。

这里李瓶儿在本书阳间的故事成了闭环(后来李瓶儿三番两次托梦提醒西门庆避祸)。

复到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丧命……”:这一回提到西门庆丧命前,吴月娘、潘金莲等人的不同反应。

且到第八十七回“王婆子贪财忘祸 武都头杀嫂祭兄”:这一回提到潘金莲的结局,上文有提及,不再赘述。

临到第八十八回“陈敬济感旧祭金莲 庞大姐埋尸托张胜”:潘金莲死后无人收尸。陈敬济为了凑齐娶潘金莲的一百两银子往东京找父母去了,待其回来后,发现潘金莲已被杀死,本想收尸埋葬,岂料因凶手还未抓住,官府不让。后来因为武松已奔梁山,凶手迟迟抓不住,官府便松了口径,庞春梅得知后,托手下埋了,葬于周守备自家庙宇一处的白杨树下。

这里要提一下,庞春梅作为《金瓶梅》三个字的“梅”,自然担起了本书八十七回后的情节,当然仍可认为或潘金莲、或西门庆生前影响的继续。庞春梅原来服侍月娘,潘金莲入府之后西门庆令其跟着金莲,西门庆死后,因其参与并隐瞒潘金莲和陈敬济的奸情而被月娘卖给周守备(当时,潘金莲和她女婿陈敬济正绕嘴咂舌,被春梅看到,潘金莲为防止她泄露,让春梅也参与进来了,按下不题)。谁料,春梅虽是周守备的第三房,但因第一房失明、第二房不得宠,春梅则百伶百俐,深得宠爱。周守备对其言听计从。昔日的奴仆丫鬟阴差阳错却成为一府主管。再后来,吴月娘祭西门庆、庞春梅奠潘金莲时,两路人又见了面。

但比昔时出落得长大身材,面如满月,打扮的粉妆玉琢,头上戴着冠儿,珠翠堆满,凤钗半卸,上穿大红妆花袄,下着翠兰缕金宽斓裙子,带着丁当禁步,比昔不同许多。

后来庞春梅也是因淫逸过度,血溺而亡,仿佛是另一个潘金莲,只是结局不同。

终到第一百回“韩爱姐路遇二捣鬼 普静师幻度孝哥儿”:这是本书带有玄幻色彩的主要体现。普静道士度了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等人往生轮回,只叹富者仍投胎富家庭,穷者仍转生为穷者。

从这一路可以发现,潘金莲的核心作用就是在西门庆营造的根系上让西门庆眠花卧柳这条线生发,男欢女爱交织。

各位看官,您觉得潘金莲的角色作用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瓶梅》里的潘金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sso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