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乘风破浪的六(5)班12.28

乘风破浪的六(5)班12.28

作者: 云麓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21:46 被阅读0次

              坚持的意义

      今天是2020年12月28日。升旗仪式的时候,吴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记得有一次,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操场上站着全校的孩子们,听到这儿也都笑起来,开始仿照着故事里的样子原地甩手。

     吴老师顿了一顿,接着说: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了,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听完国旗下讲话后,吴老师随机请几位同学过来聊一聊听这个故事的感想。聪明如我们班的孩子们,一定也猜到了,甩手当然不是什么成功的秘诀,然而,如果连这么单调枯燥的甩手任务,都能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坚持一年,可想而知,柏拉图在学业乃至生活上会是怎样坚持不懈的。

       对于同学们来说,坚持是什么呢?坚持是每天早读的朗朗读书声,坚持是每节课上认真聆听的表情,坚持是每个学科记下的笔记,坚持是每天课余向老师的发问,坚持是每天晚上灯下的预习和钻研,坚持是对难题的反复推敲,坚持是临睡前的课堂回忆。这些事并不难,如同苏格拉底布置的甩手一般,人人都会做,人人都能做好。可是,能不能长久地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坚持下去,才是够不够自律的衡量标准。

          种下一棵树的时间

     自我开始开展分层作业以来,我用大量的时间来跟家长们面谈或者文字交流。我发现有很多家长和孩子们,会把努力的时间点定在“年后”、“下学期”、“上了初中以后”。

      其实,我能理解这种想法。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随着我个人的不断提高,我总是会发现过去教学和带班过程中的不足。时常,我在写下一段反思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偷偷想一想:“以后再带新班级的时候,我要……”可是再一想,老祖宗说得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现在的生活当然很忙,可未来是忙还是闲,其实由不得我们自己做决定。所以,如果凡事都往“以后”想,很有可能会“万事成蹉跎”了。所以,我宁肯现在努力些,再努力些。

       下午放学,我留了小楷在办公室里,看着他补作业,也顺便检查他周末在家学拼音的成果。小楷是转学生,来班里的时候甚至只会说河南方言,现在能用普通话大声读书,已经是个进步。不过,之前几年学业的懈怠,也让他一遇到拼音就犯难。最近,我转给小楷几个视频,布置给他分层作业,小楷的父亲也很配合,每天到家再晚,也尽量和我联系几句,说说小楷的学习进度。

       小楷在单独声母韵母的考核中过了关,在拼读方面还是有问题。我要了一年级的语文书,带着他从一年级看起。抱着一年级小妹妹的书,小楷有点不好意思。我告诉他:“学一年级的知识不丢人,一直瞒着不愿意学才丢人呢!”于是,我们一起读了单韵母的声调,又复印了几页儿歌,请他回去练读。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最近,我总是不断地想起这句话,也想把这句话分享给每个孩子们。

          陶勇医生谈学习

      我最近的案头书是陶勇医生的散文随笔集《目光》。身为国内顶尖的专攻葡萄膜炎的眼科医生之一,在被自己精心医治的患者报复砍伤,从ICU里挣扎求生,以至于可能以后都不能再上手术台后,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去静思自己的求学和行医之路,去体会患者的处境和心情,去阐述自己的生死观、人生价值观。

      陶医生有这样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彻悟和端正的三观,我想,和他阅读过的书籍息息相关。

      陶医生的母亲是新华书店的员工,从小,他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地泡在书海之中。当陶医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简朴房间里的那一排长长的书桌,还有上面摆得满满当当的书籍。数不尽的书陪伴他度过了年少独处的漫长时光,也流淌在了他的血脉之中。当他躺在ICU的病床上,担心自己终生只能过半残疾生活时,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余华先生的《活着》等书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以及坚韧不屈的性格,一幕一幕地在他脑中划过,最终成了他重新站起来的精神力量之一。

     对于学习,陶勇医生这样说:

    “我觉得学习就是知识对人的输入和输出,学就是输入,习就是输出。”

    “我的学,不仅源于学校和老师,还有我身边的朋友、家人,以及书本、影像,甚至玩耍与旅行。万事万物皆可学,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从书本里学;“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从他人身上学;“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从世间万物学。学,不是照本宣科地灌输,而是一种在与书本、与他人、与万物的接触中的信息输入。”

    “而习,是思考和实践——通过书本,我们习得阅读和书写能力;通过他人,我们习得沟通和协作能力;通过万事万物,我们习得分析、逻辑和辩证的能力——我们将输入进来的信息有效地吸收和转化成思考及行动的能力。学习无处不在,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而不是一个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在考试中证明的、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功课。”

       我很敬仰这样的陶医生。

相关文章

  • 乘风破浪的六(5)班12.28

    坚持的意义 今天是2020年12月28日。升旗仪式的时候,吴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23

    灯光 今天上《灯光》,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灯光这个线索,把天安门城楼前的灯光、插画中...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24

    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这两天我请昕怡替我收日记本。 昕怡心细,责任感强,在我没有给统计表的时候...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21

    不能忘却的纪念 有一大半的孩子们如约上交了手抄报或作文。从内容来看,周末在家都做了很充分的功课...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22

    2020年的最后100天 还没习惯写“2020”,日子就已经到了秋分。 今天看有人在发说说,...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11

    茁壮成长 今天出操,走廊上的六(1)六(2)已经慢慢出来站队了,我们班门外走廊还是空荡荡...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17

    雨天的 “小香菇” 清晨,下着雨,气温一下子就降下来。我在走廊上值班,早早进入校园的一年级小朋...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16

    示范的必要性 最近早读的时候,孩子们读起《七律·长征》来,总是特别有感情。我猜,这是因为这首诗...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29

    出操快、静、齐 每天第一节课的铃声一响,还没等磨蹭的我走到班级前,张老师就已经风风火火地把孩子们...

  • 乘风破浪的六(5)班9.30

    最后一个合唱节 今天早上合唱节的海选,所以课是不好上了。张老师勉强上了第一节课,然后珺逸妈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乘风破浪的六(5)班12.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lz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