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0:51 被阅读8次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原文】

善 建 者 不 拔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修 之 于 家 , 其 德 乃 余 ﹔修 之 于 乡 , 其 德 乃 长 ﹔修 之 于 邦 , 其 德 乃 丰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故 以 身 观 身 ,以 家 观 家 ,以 乡 观 乡 ,以 邦 观 邦 , 以 天 下 观 天 下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

【大意解读】

善 建 者 不 拔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

        善于建立修道之心的人不会动摇修道之心,善于受持大道的人不会脱离大道,子孙后人因此而传承不止。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

        大道妙法用于自身,体现出的是质朴本真;

修 之 于 家 , 其 德 乃 余 ﹔

        大道妙法用于家庭,体现出的是应用有余;

修 之 于 乡 , 其 德 乃 长 ﹔

        大道妙法用于乡里,体现出的是无不惠及;

修 之 于 邦 , 其 德 乃 丰 ﹔

        大道妙法用于国家,体现出的是丰厚充足;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

        大道妙法用于天下万事万物,体现出的是遍及一切。

故 以 身 观 身 ,以 家 观 家 ,以 乡 观 乡 ,以 邦 观 邦 , 以 天 下 观 天 下 。

        因此,凭借自身观察自身,凭借家庭观察家庭,凭借乡里观察乡里,凭借国家观察国家,凭借天下万事万物观察天下万事万物。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

        我凭什么了知天下万事万物的情形呢?就是凭借以上所说道理和方法。

读后略议】

        大道本然,无生无灭,亦无古无今,子孙后人得以传承的只是“善建”的修道之心,“善抱”的得道典范而已。

        大道妙法,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身得其用,则得祜佑,天下得其用,万物则得滋养。

        道人认识事物,靠的不是眼而是心,靠的是心的体验于证悟,要认识什么就成为什么,与之成为一体,所以就有“以身观身”等说法,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谓“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也有此意,可见古今圣人心意相通。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相关文章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原文】 善 建 者 不 拔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修 ...

  • 禅悦《道德经》之六十二

    禅悦《道德经》之六十二 【原文】 道 者 万 物 之 奥 。 善 人 之 宝 ,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美 言...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五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五 【原文】 含 “德 ” 之 厚 , 比 于 赤 子 。毒 虫 不 螫 , 猛 兽 不 据 ...

  • 禅悦《道德经》之四十九

    禅悦《道德经》之四十九 【原文】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六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六 【原文】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挫 其 锐 ,...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原文】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祸 ...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七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七 【原文】 以 正 治 国 ,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天 下 。吾 何 以 知...

  • 都江堰何以屹立2200年?

    走马观花道德经(54) 54.道德经第五十四景点——德泽之门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德泽天下 造福万代 善建者不拔, ...

  • 关于禅悦

    就世间禅定的禅悦包括四种:初禅悦:外部世界带来的喜悦,具有快感;二禅悦:内心自发而来的喜悦;三禅悦:内心自发而来的...

  •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2014-9-25 03:20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vd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