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话:
活明白的人,更喜欢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表演者。
人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打开上帝视角,那个时候你看到的大千世界,不再是热闹和繁华,而是众生皆苦。
每个人都是可怜之人,每个人也都有可恨之处。众生之所以苦,苦在执迷不悟,个个都是欲望的奴隶,有在自己编织的牢笼里。
为什么说【智者不入爱河】呢?
因为人到了一定境界很难再爱上一个人,因为爱是一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崇拜感,但当你打开了上帝视角以后,这种崇拜感就消失了。
你看到的大多数人都是可怜之人,很多人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你跟他深入接触,就会发发现他的内心早已经千疮百孔。
你看众生,每一颗心都渴望被理解,每一个灵魂都需要被救赎。从此,你逐渐放下了红尘心,生出了【慈悲心】。
因为人世间就是那么一堆“破”事儿,人一张嘴,就是那些东西,要么是贪嗔痴慢疑,要么是名利权情,要么只傲慢偏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所以,人一旦通透了,看众生,看自己,就像看一群小蚂蚁。大多数人为了生计,日夜奔波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不停地打转着,麻木不仁的活着。
明白这些并不是要悲观,而是不再荒谬乐观。这个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追求的方面都错了。
幸福并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我是水沐,以上来自冯唐的独白,刚刚好契合最近的思考感悟。
奔赴热爱,成为一个更有效、高效、长效的心理学实战从业者,也有同样异曲同工之妙。
朋友感叹;那些普通人在你们眼里,岂不就是在【裸奔】?!
是的,那又如何?!
认知清晰的人,首先自己要活得明白、健康、通透,再论其他。
同时,人也只能通过对自己的反思,不断迁善,才能达成【内圣外王】般的实质改变。
于此之外,了悟因果的另一个表现,是轻易不涉他人因果,大善似无情。
当无为、无惧、无爱的力量感活出来时,我们的通透也自会调频他人。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吸引力法则应用的重要场景,还包括更好的看顾好自己的健康,与相异的人相逢是挑战与淬炼自己,与同频的人相聚相处,才是更爱自己的滋养方式。
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
当因果站出来,世上没有可怜人;
当慈悲站出来,世上都是可怜人。
深以为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