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看这篇文章,肯定觉得题目很土,实际上如果你见了我,会发现我更土,哈哈哈。
其实题目一点都不土,它是陈忠实老师的名言。如果你对陈忠实老师还不是太熟悉的话,那你对小说《白鹿原》肯定不陌生;如果你对小说里娶了7个老婆的白嘉轩印象不深的话,那么你对里面的田小娥肯定应该有印象;如果你对这些都很陌生,那么我强烈建议你读读《白鹿原》,最差也应该看看它拍成的电视连续剧,真心很不错。
陈忠实老师就是枕着这部史诗般的巨著长眠于地下的。一位作家去世,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胡锦涛、曾庆红、栗战书、赵乐际、刘奇葆等国家领导人都送了花圈,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分量,他最著名的作品的分量,所以,不读白鹿原,是身为中国人的一大憾事。

我想不起自己读《白鹿原》的具体时间了,但是自从读罢这本小说,我深深地记住了陈忠实这个名字。直到有一天,我从新闻上看到陈忠实老师去世的的消息,心里还不免生出很多伤感之情,读者和作者的感情往往就是通过其作品联系起来的。
那日在亚马逊上买书,看到有他的传记,出于对其本人的怀念,就买了一本,当然也想了解陈忠实老师的生平要事以及《白鹿原》的创作始末,想知道陈老师是如何写成这么惊天动地的作品的?
读了《陈忠实传》,内心更受震撼,震撼于陈忠实老师所受的苦难。他说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背馍的历史,小时候是从农村往城里背馍为了求学,成年后是从城市往农村背馍为了写作。背馍的经历我是有的,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农村学生基本都是吃干馍馍走过来的,干粮吃完回家背馍的经历,三中的学生应该都不会忘记。
现在看来,苦难真的可以成就一个人,或者大成就,或者小成就。
在传记中,当我看到陈忠实老师小时候去参加考试时,因为路途遥远,步行把鞋底磨破,脚疼的走不了时,眼睛不由自由的湿润了。当他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火车的鸣笛生划过长空,自己像是得到了上天启示,顿时忘记了疼痛,浑身使劲,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老师和同学,至此陈老师对自己下了一个决心:无论遇到任何困难,绝不改变自己选定前进的方向。
所以,陈老师即使遭遇高考落榜的打击,仍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在狭小、潮湿、蚊子肆虐的小屋里开始了四年的自学之路。桌子腿儿是用麻绳捆着才能稳住整张桌子,为了知道晚上的时间,用一个墨水瓶灌满煤油点灯学习,直到煤油燃尽正好是深夜12点左右,这么努力的人,不成功天理不容啊。
为了写成这部在中国文坛上能够立足的硬气作品《白鹿原》,陈忠实老师一个人在原上老屋独住了四年之久,吃的东西不是面条就是老伴儿给蒸的馍。直到有一天,他对老伴儿说:再不用来送馍了,吃完这些我就写完了。
当《白鹿原》最后一个字写完歇笔时,陈忠实老师哭了,他仿佛是从一个漫长漆黑的隧道里爬出来,终于看到了星星点点的亮光一样,竟然有一种忍受不住光明刺激的眩晕。当得知《白鹿原》被评论家用“开天辟地”形容时,陈忠实老师在家里又跳又吼,仿佛疯了一样,那种欣喜若狂是你我不能完全形容但是能百分百理解的状态。
陈忠实老师说:“咋就让咱弄成了呢”!!!!陈老师,你真的弄成功了!

为了写成这部在中国文坛上能够立足的硬气作品《白鹿原》,陈忠实老师一个人在原上老屋独住了四年之久,吃的东西不是面条就是老伴儿给蒸的馍。直到有一天,他对老伴儿说:再不用来送馍了,吃完这些我就写完了。
《白鹿原》最后一个字写完时,陈忠实老师哭了,他仿佛是从一个漫长漆黑的隧道里爬出来,终于看到了星星点点的亮光一样,竟然有一种忍受不住光明刺激的眩晕。当得知《白鹿原》被评论家用“开天辟地”形容时,陈忠实老师在家里又跳又吼,仿佛疯了一样,那种欣喜若狂是你我不能完全形容但是绝对能百分百理解的状态,成功来之不易啊。
陈忠实老师说:“咋就让咱弄成了呢”!!!!陈老师,千真万确成功了。

陈忠实老师走向成功的过程,基本就是一部苦难史,一部奋斗史,所以他在功成名就后经常感慨:成名无非是再换一根结实的绳子来捆桌子腿!这是一句话,也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里面包含了多少人生的酸甜苦辣啊。但我想陈忠实老师回望人生时,还是很感谢上天给他受的所有的罪,没有那些苦难,他实现不了从生活写作到用生命写作的真正转变,也就不可能写出《白鹿原》这样惊世骇俗的鸿篇巨著。一个如此钟情于文字、如此热爱写作的人,一生能以自己的作品为傲,心满意足的离开地球真的很圆满。
《白鹿原》问世后几年,有人对陈忠实提议:你应该多去体验体验生活,争取再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来。陈忠实很不屑地对对方说:你懂个锤子!多么霸气的回答,陈忠实的性格就是如此“豪狠”,他的作品正如他的性格一样:牛气冲天!
永远敬佩这样的西北汉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