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泉:语文中的反概括2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20:07 被阅读0次
冷老师的摄影作品

(1)反概括思维是与概括思维相反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事物的本质,终点是事物的现象。

(2)反概括思维的目的是事物本质的感性显现。

(3)事物的现象指的是偶然因素、形式因素、个性因素、材料因素、过程因素、结构因素、物性因素(相对于人性而言)。事物的本质指的是必然因素、内容因素、共性因素、观点因素、结果因素、功能因素、人性因素(相对于物性而言)。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同一因素,在某种环境中是现象,而在另一种环境中却是本质。比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与主题比较,它是现象;与文中的细节描写比较,它是本质。又比如,在托物象征类的文学作品中,借用的自然物象的性质,相对于文中对物象的形象刻画来说是本质,而相对于所象征的人物的思想情感来说,它又是现象。

(4)反概括的思维过程有四条不同的路径:

第一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具体化”显现;

第二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象化”显现;

第三条是将事物的功能“结构化”显现;

第四条是将事物的结果“过程化”显现。

(5)反概括过程与概括过程一样,同样离不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加工方法。只是反概括过程较少用到“抽象”的思维加工方法,反而更多地运用“具体化”的思维加工方法为其服务。

——本文摘自陈剑泉《谈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思维》(《语文知识》2016 年 6 月上总第 321期)

相关文章

  • 陈剑泉:语文中的反概括2

    (1)反概括思维是与概括思维相反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事物的本质,终点是事物的现象。 (2)反概括思维的目的...

  •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3

    三、“反概括”的外延1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反概括思维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以反概括起点(本质)和终点(现象)...

  •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4

    ⑤观点反概括。表达式:观点→材料。在写作时,作者将观点借助一定的材料反映出来,反概括思维的结果是呈现出寓有观点的材...

  •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5

    ⑧功能反概括。表达式:功能→结构。这是将事物的功能通过事物的结构显现出来,反概括的终点是呈现出能够体现功能的结构。...

  • 陈陈小语2

    1、穷的时候比富的时候借钱更难,锦上添花是常人之所好,雪中送炭却难做到。至于原因,在当今也不一定是嫌穷爱富,可能是...

  • 墨香铜臭作品中一些没注意到的小细节 - 草稿

    渣反:渣反中,小细节最多的非番外“向天打飞机奇遇记”莫属了。而且我还发现了个有趣的细节。文中提到过,万剑峰上有一把...

  • 快速提高初中语文成绩,老师是认真的(一)

    文学类文 考点一情节概括 常考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 2文中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

  • 剑泉赋

    戊戌七月初,伏胜而秋瞑,偕友同游,古彭西南之隅,群山襟怀之野,泉声潺潺,绿波映空,乃大汉高祖兴得之泉也,后人谓之曰...

  • 泉 语

    自古以来,多少人自诩为自然之子,从王者到贫民,从强者到智者,都会巧舌如簧地证明自身不凡,欲与天公作比高,成就天之骄...

  • 2020高考语文超重点突破专题四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超重

    超重点18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诠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剑泉:语文中的反概括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ao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