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自杀倾向的个案治疗,但这里不是要谈这个,而是谈自杀者的朋友、家属、邻居和认识的人,谈自杀周围所弥漫的沉默……
通常,自杀者,旁人都不想提他们,他们的生命细节被沉默掩盖了。
1.
调查显示,很多时候,自杀会让家人感到羞耻,觉得「抬不起头」。
虽然自杀的原因很多,而且可能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才做出的艰难决定,但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的自杀行为仍然会被一言以蔽之;比如,很多人就说,自杀是弱者才会干的事。
瞅瞅我们周围,我们极少看到有人真正尊重自杀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2.
尊重自杀代表的意义,不表示我们庆祝谁谁谁的自杀,不表示我们不哀悼失去的一切,不表示我们认为谁谁谁的自杀是必要的,不表示我们不再努力改善生活让每个人都有更多的选择……
要明白的是,尊重自杀代表的意义表示我们在进行「尊重」的仪式。
这些仪式一方面表达了我们的失落,另一方面探索自杀的内在意义。
3.
藉由仪式,我们探索这个人自杀是为了什么(目的因)?自杀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机械因)?他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又是如何做到的(价值、技巧……)?
也就是说,我们要小心地还原自杀,看看里头有什么被遗漏的故事。
4.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麦克·怀特——叙事治疗的先驱——所讲的,这些仪式可以探索:自杀是否是基于自杀者一生所重视的价值?通过询问自杀必须具备的特质(价值……),将自杀和自杀者连结起来,将自杀者和他人连结起来……
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在自杀和自杀者之间建立起具有连续性的连结。
这让参与仪式的人在哀伤的同时也能觉察到自杀者生命意义之所在。
5.
在不同文化中,自杀不一定意味着罪恶。在某些状况下,自杀会被视为光荣或必要的行为。同自杀者的家人谈话时,可以试着了解并尊重自杀的「内在意义」。
我们将会发现,自杀是项有意识的决定,自杀者的人生再度被看到!
(参考文献:《叙事治疗的实践——与麦克持续对话》,[澳]Michael White著,丁凡译;《叙事疗法实践地图》,[澳] Michael White著,李明、党静雯、曹杏娥译;《叙事心理治疗》,李明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