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两篇
大清国不屑于同那些被认为是小马仔的西方国家有任何的经济瓜葛。西方资本主义势头越来越猛,清王朝不愿意自己的领土受到侵犯,也不愿意自己的人民同外国交往,进而危及自己的统治。
在尚有些虎威的乾隆爷时,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当的确实也限制了外国人的经济入侵,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抵抗侵略的作用,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也可以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大清国已经逐渐落后于同期的其他国家了。
大清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确实什么都有,谁还买你的英国货?而英国对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有着旺盛的需求,处于国际贸易的不利地位,这让英国当局极为不安。英国产品在中国永远卖不出去,那怎么办?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商人阶层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人灭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在英国本土,鸦片是不能种植的,英国不产,印度产。东印度公司就在印度支持种鸦片。包括现在的金三角、缅甸的鸦片都是最初英国人种植的。
鸦片的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在道光帝的支持下大力禁烟,并在虎门销烟。中国禁烟消息传到英国后,维多利亚女皇同志从便以维护英国自由贸易的原则为借口向中国挑起了后世所谓的“鸦片战争”。
就这样,4000名大英帝国远征军,16艘战舰,540门炮,绕过半个地球,去进攻一个拥有4亿人口,90万正规军的东方帝国。
结果是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帝国远征军成功封锁广州、厦门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主持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驰。大清国分布在全国的25万八旗兵和66万绿营兵只顾拿银子抽鸦片、毫无战斗力,在寥寥数千名英军面前(后来英国逐渐增兵至2万人),煌煌大清很快被打得一败涂地。
道光皇帝慑于英国战舰的威胁,改变了之前的抗英态度。林则徐依旧上书,坚决抵抗侵略者。道光为平息战事,以误国误民、办理不善等罪名查办了林则徐等。但英国的狼子野心岂是查办一个林则徐就能满足他的。之后由于英国种种挑衅,沿海战事又开,大清国又被打得体无完肤。
我做不到尽善尽美,接受您宝贵意见后或许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