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佛、儒、道专题哲思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

作者: 营州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21:25 被阅读96次

第七十章[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本章讲述言之有理言之有源,行之有理行之守本。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外表淳朴而内心如玉。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做也很容易,但是世人却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些道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加以守持。世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别人讲道理的时候,自我的感觉时很反感的,因为自我觉得我都明白了,你将这个做什么呢?虽然是都明白的事情,当自我遇见事情的时候,是不会把事情认真的分析,通自我守持的道德规范、行事原则、甚至是最底线的准则进行比对,往往会用冲动的不合章法、礼法的行动来处理问题。所以圣人觉得天下人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自我虽然不能完全的按照圣人的言行和礼法来约束要求自我的日常行动,那么至少应该有个底线。这个底线要建立在思想的层面上,思想想的本源就是守“道”,观察事物表象是有限的、变动的之后悟其“本”,也就是无限的、永恒的“道”。在确立了思想的底线之上,然后构建和谋划自我的行止规范和行止原则,也就是因循事物的本质去行动。能够明白圣人所宣讲的“道”,这样的人很少,能守持者是难能可贵的。凡是切莫只做表面化的判断,也不可在初始阶段给自我建立刻板印象,往往这样的刻板印象是有偏差的,是不真实的。很多事物和人在撇开外表的衣着之后或许会是美好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在遇事冲动,有时甚至是不计后果的行动。这些都是自我的刻板印象在作祟,如果能够静心平气的是自我的内心安静祥和,在淡然的状态中去感知和体悟,事物背后的本源,那么我们的行动或许会发生改变并且可以把事情向有利于自我的方向上引导。能够避免很多必要的麻烦。守持说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其实是一件很见功夫的事情。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地尝试和体悟“道”的永恒,或许能在生活中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

企业运营中总是会在各种问题和矛盾中挣扎。当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和规范,但是实行这些的时候,往往并不能像企业的初衷收到良好的效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只是在最初会有效果,然后员工就会有各种办法来对抗和消极制度。这种矛盾是很明显的。企业也会在利润和成本、服务和结果等等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当企业在运营中遇到这些的时候,企业就要去守持企业自我的原则,然后不断地修正、坚持。

言有源,行守本,因循“道”,至无极。

道心

相关文章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

    第七十章[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八十

    第八十章[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五十

    第五十章[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六十

    第六十章[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十四

    第十四章[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七

    第七十七章[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九

    第七十九章[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五

    第七十五章[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一

    第七十一章[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章讲述知不知自知,强不...

  • 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八

    第七十八章[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惑始读《道德经》之七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pw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