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旅程是贺州姑婆山,同行云彩一家之前曾经去过,就不和我们一起再去了,早早提前回家。
7点多钟离开了民宿,驱车前往,阴天,偶然间有点小雨。景区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提前十多公里,已有了充分交通指引;进入景区约一两公里,已经实施管制,停车场井然有序,工作人员有条不紊指引,大概是十来分钟,就在大草坪停好了车;这个妥善的安排,给人非常好的印象。
环望四周,郁郁葱葱,云雾腾绕;印象中,姑婆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8%,剩下没有覆盖的,估计应该是道路、溪涧流水。
停好车,去到正门拍个照留念,便上观光车。 听观光车的司机说这两天下了场大雨,现在看见很多的溪涧流水,从鹅卵石中间潺潺流下,有流水有灵气,就有仙气,非常舒服。
沿途见的植被,基本上都是松树为主,所坐观光车是七座小电池车,浅绿色;打开玻璃车窗,负离子扑面而来,提神。
观光车上到景区终点,下车沿途观光往回返,来到第一个景点:姑婆山瀑布。
九点多钟,这里已塞满了游人,在瀑布前靠着高大石块,上面题写着天湖蓝色的“姑婆山”三个很醒目的行书,“姑”字的第五笔竖笔很特别,从横笔的最后点猛然的往上弹跳,拉出了很大的距离,显得很奇峻的样子,和姑婆山的气势非常吻合。书法苍劲有力,奇宕迭起,与瀑布相映成趣。
我并没有拍照留念的意思,只不过是尽量靠近瀑布,用心体验瀑布飞流而下的气息;飞流直下的能量非常强大,所溅起的水汽渗人心脾。
观瀑布后徒步下山,沿途淙淙流水夹杂着丛林间吱吱蝉鸣,仿佛是在一个交响曲当中陶醉;溪流中的石头,有颗白辛树,生长在怪石中,苍劲有力,应是生长了几十年。沿途山径,满眼都是青翠欲滴,偶然间会看见有一层层像是枫叶刚刚生出的嫩芽,燕红燕红,万物丛中一片红,分外引人。
眼睛,喜欢上了这一片森林,心里也喜欢上了森林浴。
下过小雨后,大片的树叶上逗留了一点点水珠,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仿佛一粒一粒的钻石。
第二站前往仙姑庙,在山顶很高的地方,年纪比较大的就乘坐运送梯上去,第一次屈膝端坐,非常好玩;仿佛将自己变成了货物,在传输带上前往虚空。
小曾等几个年轻人健步行而上,比我们早早就到了庙前,在旁边帮我们几个老人家拍摄留念。
仙姑庙正门的石刻对联“仙水仙山光耀尘环祯祥永驻;姑恩姑德灵威盖世泽福生辉”;两旁还有一对用八尺对开瓦当红宣纸书写的,雄劲古朴颜楷楹联:“仙姑永保一方土,神恩庇佑万民安”。
进入仙姑庙内,最令人震撼的是大殿上的对联,是用苍劲有力的颜楷
颜楷对联
,红色的瓦当纸上面书写,大殿上面的两副对联内容是非常有意思:“一粒粟米藏世界,半边锅里楚乾坤”“九夏高山生白云,三冬奋火种金莲”。遗憾的是,庙里不准拍摄,只能够是用文字将这些字受记录下来。沿殿的栏杆挂满了祈福牌,红彤彤的,分外醒目。
近午稍在树荫下面吃了点零食当作午餐。继续前往酒铺香大酒坊,这是二十五年前香港无线电视剧《酒是故乡醇》的外景拍摄地,参观品酒,要开车,只是闻了一闻,用鼻子来享受一下味觉。
这几个地方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陈酒铺等景点题字,阴刻,金色油漆,集王羲之行书而成,极有韵味。
酒铺香大酒坊
品字后,排队乘观光车,几百米,便到了仙姑寨;是在水边建的,寨门楼很有特色,就像是一朵凤冠,“仙姑寨”三个字是用行书而写,劲遒有力,据说这是何仙姑的出生地。
姑婆寨
景区翠竹环绕,亭台楼阁,内有小溪河,泉水清澈,有很多的锦鲤,还有几条很大的鲤鱼,约有一米长,深黑色庞然大物,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游弋。见到有一小木艇,艇上游人不懂得掌舵,在原地打转,好心的游人在旁边不停地指引。
小河溪清澈通透
景区最后一站是:古窑冲。去八品猴园,近距离观赏猕猴,远远看见树林很多树木都是笔直的,很光滑,不时看见有很多的猕猴爬上滑下玩耍,远远看上去猕猴不算是很大,有点像家猫一样爬行。
游人与猕猴近距离互动
哇哇哇,小猴子,过来吃我这些饼干,面包花生。
一阵喧哗,大人小孩的尖叫欢呼声,吸引了我的眼光。
原来有好几只胆子比人还大胆的猕猴,在溪涧石块上面往路边小草丛爬出来,两眼圆不溜秋的,注视着游人,仿如它的眼睛会说话,游人小孩子自动自觉将手里的零食抛掷过去,或直接递过去给小猕猴。这些小猕猴,毛色润泽,米黄色绒毛,屁股红彤彤的。一接到或是抢到食物,首先是拿在鼻子上面凑一凑闻一闻,可口味的才放进嘴巴里,稍微硬一点的咸干花生,马上就会吐出来,最喜欢吃的是同行团友刘大姐递上的橙子水果。
猕猴品尝橘子
这个时候我刚好蹲在小树丛里拿着手机,横屏拍摄小猕猴吃橘子的陶醉样子,吃完了,还舔一舔自己的手爪,味犹未尽。
我蹲在一旁,纹丝不动,用手机摄录,小猕猴根本不当我一回事,只是忙着招呼其他的游人不亦乐乎。
猕猴彬彬有礼迎接游人
对于这些可爱的小猕猴,我还是心存戒备的,之前就曾经听妻子说有朋友背着红色的背包被小猕猴抢走的经历。观赏完猕猴后在回程乘车中,见到有好多景区工作人员,手上都拿着一把特制“Y”字形弹叉。细问才知道,原来这些弹叉,都是用来恐吓赶跑顽皮猕猴用的。
下午两点半左右,依依不舍驱车离开景点,在景区大门口不远的地方,找了家农庄吃午饭。
大概四点钟返程,回家导航路程也是有很多红色线,堵塞,耗时约六个小时(平常大约只用三小时);半路上还经历了大风大雨,女儿经历了这次自驾长途,更遇恶劣天气,驾驶技术应该会有很大提升。
人生路子,也是一样,经历过长途,历练过风风雨雨,雷鸣交加;往后的,自会轻松自如,都是坦途,都是淡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