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情随笔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作者: 岩岩快跑 | 来源:发表于2016-11-06 19:55 被阅读0次

昨晚连夜赶回来的。

去殡仪馆的路上,经过他生前工作过的医院和住过院的医院。

想起小时候过敏长疹子他给开的药,鼻塞他给配的神奇药水。

再后来,是身体很好的他第一次住院,躺在病床上听到我来,把脸转向我,只憨憨的笑,不说话。好像在说“我很好”。

现在还记得当时自己看到他这笑,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不敢被他看到,背过身去擦。

现在,他静静地躺在透明的棺材里,覆着一面党旗,遮住他变得瘦小的身体,再也不会说话。

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他这一生的照片,从神气的军装少年到垂垂老人。原来我记忆里寡言少语的人,年轻时也曾气宇轩昂意气风发过。

时间都去哪了,这是相册的的背景音乐。

我对他的记忆,始于记事起,淡出于去外地上大学后。

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少,一年几次短暂的见面。

小时候我觉得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有很多很厚的书,养了很多花,爱下象棋,爱打太极拳,经常深沉得像很厉害的老头一样,会突然说出很简短的话。还帮我取了一个好听的中药名字。

他老了,话越来越少,在这个唇枪舌剑的家里存在感越来越低。

这个世界上他的兄弟姐妹们,老友们,这些年越来越少。这一次,他却把散落在各地的亲人故友都聚在一起,作最后的告别。

他兄弟姐妹中唯一在世的一个亲弟弟,闻讯千里迢迢赶来。见到多年未见的哥哥的遗容的那一瞬间,这个快八十岁的老人,哭得撕心裂肺。

世间最残忍的久别重逢。

他充斥在一些人的回忆里,也几乎不活在于另一些人的回忆中。

记忆可能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存在过的最好证明。而他的离去,也让活着的人经历一场抽离。

不管怎样,明天过后,一切这个世上与他有关的东西,都将随之灰飞烟灭,不留一丝痕迹。

留下的只有越来越浅淡的记忆碎片。

我不知道葬礼原是这样的

发明这些繁琐仪式的人,大概初衷是怕生者不能去怀念罢——如若不能走心,能按着做好这些仪式也是好的。

就像喜宝那句: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2012年爷爷的离世,是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场离开。我是过了很久以后,才意识到这代表他不存在了,没了。

昨天是他。

我真的很害怕再有我一出生就存在的人从我的生命中告别。

余华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可是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相关文章

  • 5.13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拖体同山阿。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昨晚连夜赶回来的。 去殡仪馆的路上,经过他生前工作过的医院和住过院的医院。 想起小时候过敏长疹子他给开的药,鼻塞他...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1.每个人总会在人生的此一时彼一时陷入此一种彼一种烦恼,无一例外,差别仅在于烦恼各有出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人窘...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这是陶渊明描绘的上坟归来时的众生相。 也写出来了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程度的忧伤。 无神论也深深影响着农村人的处事方式。...

  • 那个曾管我叫罗罗儿的人,走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晋 陶渊明 这次,我便确乎...

  • 西行漫记·21 跨越喜马拉雅,一日走过春夏秋冬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引子 夜晚,大巴沿着318国道,在雅鲁藏...

  • 人生需要时时回望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陶渊明《拟挽歌辞》 昨晚婆婆打来电话说...

  • 悼念中山先生

    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说的对,或许又不对。是的,一...

  • 明月何时照我还 (106)

    目录:《明月何时照我还》 上一章 :(105)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笔者:楼清月 (106)自古难测帝王心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jn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