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10|如何机智应对“排调”

作者: 陌上闻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07:12 被阅读0次

《世说新语》中的第二十五门“排调”,内容非常丰富。

“排调”,指戏弄、嘲笑。从五十九则小故事里,可以看出当时士人在交往中讲究机智和善于应对,语言简练有味,机变有锋,大方得体,击中要害,这也是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少不了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交流中,对方有善意的,有不怀好意的,也有不易捉摸其用意的,我们在应对时,就要审时度势,确定说话的角度,选择言辞,做到针对性强,又无懈可击。

一、活跃气氛的“排调”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译文】顾长康吃甘蔗,先从蔗梢吃起。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逐渐进入美妙的境界。”

这个事例只是亲友间为了活跃气氛,而在通话中增加一些诙谐成分。甘蔗的头部最甜,从蔗梢吃起,越吃越甜。“渐至佳境”,顾长康这一回答很有哲理性,耐人寻味。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一个碰撞“火花”的过程,所以,要多与智者和有生活阅历的人展开对话。

二、善意玩笑的“排调”

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译文】王文度和范荣期都得到简文帝邀请。范荣期年纪大而职位低,王文度年纪小而职位高。到了简文帝那里,将要进去的时候,两人轮番推让,要对方走在前面;已经推让了很久,王文度终于走在范荣期的后面。王文度于是说:“簸米扬米,秕子和糠在前面。”范荣期说:“淘米洗米,沙子和石子在后面。”

故事中,两人因走路一前一后,于是分别借簸粮食和淘米的结果互相开玩笑。

在职场上,按年纪大小或按职位高低,决定走路前后,看似一件小事,其实关乎职场上的智慧。不注重这些细节,有可能职业上升通道就此关闭。在此基础上,同事之间开点善意的玩笑,也未尝不可,有时还起到了感情润滑剂的作用。

三、事关荣辱的“排调”

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

【译文】尚书令诸葛恢和丞相王导两人一起争论姓氏的先后。王导说:“为什么不说葛、王,而说王、葛?”诸葛恢说:“譬如说驴马,不说马驴,驴难道胜过马吗!”

王导所提表面上是个次序问题,实质是争族姓的高低,诸葛令如果不机警或措辞不当,就会输人一筹,而以“驴马”的次序来回击对方,就很有讽刺意味。

爱默生说过:“你的善意需要带些锋芒。”行走人世间,需要与人善良,也需要不卑不亢。带些锋芒,会得到更多的尊敬。

四、不怀好意的“排调”

王、刘每不重蔡公。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译文】王濛、刘真长常常不尊重蔡谟。两人曾经去看望蔡谟,谈了很久,竟问蔡谟说:“您自己说说您比夷甫怎么样?”蔡漠回答说:“我不如夷甫。”王濛和刘真长相视而笑,又问:“您什么地方不如?”蔡谟回答说:“夷甫没有你们这样的客人。”

王濛、刘真长要蔡谟评价一下自己和王夷甫的高下,借机挑起事端。蔡谟的回答看似平淡,实则词锋犀利,使王、刘二人正自以为得计时,却发现已经引火烧身,一下子处于尴尬的境地。

当面对别人给我们挖下的言语“陷阱”时,要不急不徐,善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然,能达到这一境界,需要积累和修炼。

五、恶意攻击的“排调”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即答曰:“庾稚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译文】庾园客去拜访秘书监孙盛,碰上孙盛外出,看见齐庄在外面,年纪还小,却有一股机灵气。庾园客就考验他一下,问:“孙安国在什么地方?”齐庄马上回答说:“在庾稚恭家。”庾园客大笑说:“孙氏家族非常旺盛,有这样的儿子!”齐庄又回答说:“不如庾氏家族那样洋洋翼翼。”齐庄回家告诉别人说:“实是我胜了,我能够多叫一次那奴才的父亲的名字。”

孙放,字齐庄,是孙盛的儿子。庾园客,是庾翼的儿子。庾园客直呼齐庄父亲的名字,这是不敬的。而齐庄也针锋相对,直称庾翼,以此来报复,因有两个“翼”字,所以多叫了一次对方父亲的名字。

古人注重避家讳,说出对方尊亲的名字,就属于故意犯讳,近乎恶意攻击了。在反击时,除了直呼对方父祖名字外,主要是讲究词藻问题,或者引用古籍、成语、典故,或者应用现成的词语,以点出对方的家讳。

由此可见,能做到针锋相对、锋芒逼人,而又不破坏场面的和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还真是需要学问的积累。

相关文章

  • 《世说新语》10|如何机智应对“排调”

    《世说新语》中的第二十五门“排调”,内容非常丰富。 “排调”,指戏弄、嘲笑。从五十九则小故事里,可以看出当时士人在...

  • 《世说新语》里出现的那些逗比和脑残

    《世说新语》有一章叫排调,排调的意思就是幽默,魏晋人士的排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戏谑或调笑,而包含了学识、智慧、才情、...

  • 成语故事~~空洞无物

    【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

  • 2018-05-13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世间最美丽的过程就是...

  • 感受

    上午学习如何赞美别人,以及排单时被拒绝应对的方法,明白做事要有步揍。 下午扫楼很顺力,虽然发现两次,让我学会自我调...

  • K242中华典故故事-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 【典源】《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顾恺之)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东晋人顾恺...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布帆无恙与玉山倾倒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布帆无恙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顾恺之)作殷荆州(殷...

  • 机智应对尴尬😓

    有一种高情商:不说“你连这都不知道”。 从小就很讨厌请教别人问题,因为有被同学嫌弃过“你连这都不知道”,留下我走也...

  •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本名是夏目金之助。笔名为漱石,这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

  • 皇帝也讲荤段子

    《世说新语-排调》里,有这样一个段子。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喜得皇子,大赐群臣。 一个大臣觉得受之有愧,他说: 皇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10|如何机智应对“排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kb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