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嘉靖朝和万历朝的时候,湖北荆州有个老头叫张文明。
老头是个读书人,但书读得很一般,考中秀才之后,再考举人时,屡试不中,最后儿子都考中进士了,他还是没考中举人。
张老头是个普通的一般人,但他儿子很不一般,他儿子书读得很好,后来还做了明朝的首辅。
他儿子就是张居正,张文明就是张居正他爹。
张文明活着时挺普通,但死的时候显得很重要,差点毁了张居正的改革大计,最后虽然没毁成,但让好多官员丢官去职,甚至入狱受刑。
张居正正在谋划在全国推行清丈田亩时,接到了张老头过世的消息。
按照大明王朝的有关规定,大臣父母过世,大臣得上报朝廷,离职回家守孝三年(也有说27个月的),当然,特殊情况,比如发生了战事,主将就不能回家守制。
当时张居正没有不守制的特殊情况,如果回家守制,张居正的改革就会胎死腹中,三年之后回来,甚至可能会是另一番天地。
张居正不想回家守制,遭到了很多官员的攻击,甚至吏部尚书等很多部院大臣也不支持。
好在皇帝和太后感觉离不开张首辅,最后决定夺情留职。
围绕着张居正回家守制还是夺情留职,当时的大明王朝发生了一场政治海啸,很多张居正的昔日同僚、学生、下属都上书皇帝对张居正不守孝道进行弹劾攻击,皇上(其实是张居正)对这些官员进行了惩处。
此次夺情事件是张居正政治生涯中遭遇的最严峻的考验,也成为张居正被人攻击的最大道德污点,对他后期的行事风格影响很大,也为他死后被清算埋下了隐患。
估计张文明本人也没想到,自己的死,会对这么多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甚至差点影响到大明王朝的中兴大业。
很多普通小人物,也能引发大风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