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爸爸在卧室睡觉,哥哥拿着妈妈的手机上传了今天的英语和数学作业到学校的智库系统。
妈妈检查批改结果发现全错,原来是传的昨天二单元的内容。
再查看应该要传的三单元的作业,发现哥哥一字未动。
妈妈顿时大发雷霆,认为哥哥在故意欺骗父母,欺骗老师。
接到这个咨询,可以从哪下手呢?
通过询问,了解到他们三方分别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是什么。
妈妈的观察:
孩子提交的作业都是错的,原来是作业的,今天的没做。
孩子的观察:今天的没做,那就先提交明天的吧。
爸爸的观察:孩子用昨天作业充今天的作业。
妈妈的感受:对于我的大吼大叫比较内疚,愤怒,担心失控的情绪会伤害孩子
哥哥的感受:难堪,难过,绝望,父母只会发疯。
爸爸的感受:难受,认为孩子的品性有问题,为孩子不肯承认错误,为教育的失败感到难受。绝望,认为孩子已经废了。
需求:
我的需求:情绪平和️,支持,帮助
哥哥的需求:父母的接纳和理解
爸爸的需求:孩子的品行诚实
请求:
我的请求:请求爸爸,下次遇到问题如果有情绪要爆发了,可以拖着我离开现场,避免一时冲动对家人造成伤害。问题等双方情绪平复后再处理。
哥哥的请求:需要父母接纳和理解他。
爸爸的请求:希望哥哥能够诚实,宁愿作业没写完,也不愿意看到孩子作假。
关于这个话题,当作业没有完成,是先提交旧充新,还是交白卷。
是不传不可,还是传空白题,还是过期的题。 对孩子来说,反正都没做,结果都一样。 老师需要的是完成,而没监管质量,孩子抓到这个漏洞,那就打一个过期的卡。
在这里,我们批评孩子诚实,批评孩子不负责任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的需要是孩子诚实,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诚实的行为,是不是我们在生活中有不够诚实的时候,所以在价值排序时,诚实靠后,相安无事排在前面了?
而是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要,能给与孩子什么样的支持。
PS,当妈妈将这份分析发给先生时,先生问,这是哪里的分析,是人还是机器。
妈妈说️,我现在学以致用,体会你和孩子。问先生是否有理解偏差。先生表示认可。
妈妈说,难道我过去还没有机器温柔…
这是一个正面反馈。
更是说明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体会他人~
湘阅沟通,幸福似长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