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1

作者: 明道1968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7:52 被阅读3次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1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思讲:“孔子之言说:‘中庸的道理散见于万事万物之间,关键是人能选择并能固守此理。唯有颜回能做到这样。’凡是遇到事物到来之时,必须详细的加以辨别,以求得所谓的中庸,一旦得到这个至善之理,就要恭行实践,以非常诚挚的态度将之奉持在心胸之间,牢牢的坚守住而不让它再次失去。”

唯有颜回的知达到了纯真的地步,所以坚守此道就非常坚固,因此其所行没有过和不及,而道因此得以清晰明亮。学习颜子的学者适宜留意于此。

张居正讲:回,是孔子弟子,姓颜名回。择,是辨别。善,即是中庸之理。拳拳,是恭敬奉持的意思。服,是着。膺,胸。孔子说:“天下事事物物都有个中庸的道理,只是人不会辨别,那能辨别的,又不能坚守。独有颜回的为人,他每日间在事事物物上仔细详查,务必要辨别个最恰当的道理出来,一旦得到了这么一个道理,就去躬行实践,诚挚恭敬的奉持在心胸之间,并且坚定的守持,不肯片刻忘失。”这是颜回的知,清清楚楚的得到了中庸的道理,故其辨别的精微而守持的坚固。这就是处事之所以无过不及,道之所以明的原因。

相关文章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1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1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思讲:“孔子之言说...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子思是讲:“...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2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2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5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4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4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0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0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ou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