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目光》读后感(完)

《目光》读后感(完)

作者: 扁圆柱体 | 来源:发表于2025-02-10 12:58 被阅读0次

有感:世界是立体的。

这本书很有意思,总体来说是一本世界旅行杂记,但是它不是孤独星球那种旅行辅助工具书,也不是对一时一地的深入解读;虽涉及多地,特别是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但也没有给人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感觉。这可能和它的作者有关,先简单介绍下吧。

作者程孟辉,是资深的出版行业人士,商务印书馆的资深编审,哲学专业出身,兼修美学。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世界各个国家从事出版事业交流的工作。而工作之余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探查,对于一位哲学家,美学家来说,必然会形成不少风格独特的文字,这个集子就是对这些优秀文章的集结,展现了一个美学家眼中的世界,是为“目光”。

由于是个 16 开本的书,看着不厚,但实际也到了 40 万字,每页几乎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不过好在读起来并不枯燥,作者的文笔属于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类型,加上很多历史的介绍是属于我的菜。这里面介绍了五大洲的 30 余个国家,以近邻亚洲和历史沉淀颇多的欧洲为重,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次之。读罢此书,最大的感受就如开头所说,世界是立体的。

为什么这么说的?我们从小看世界地图,学习世界地理,总感觉世界是二维的,我们可能知道山川河流,行政区划,风景名胜;但是少有把当地的这些特色和他们的历史,人文,风物结合起来。所以就导致知道这个地方,甚至去过这个地方,但是容易陷入“到此一游”的俗套,流于表面,这也是这本书的“序”中谈到的问题。而本书很好的把史、地、人结合了起来,通过作者的“目光”,为我们看了这个国家知名的自然或人文风光,讲述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亲身感受了这个国家的热情友好(也可能有敌视)。所以这个国家,这座名城就立体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具体的内容就不展开了,总之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我时常就在想,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是地理距离产生的,还是说族群人种的基因潜移默化的在起作用。匈牙利,其实是匈奴的后人,克里米亚,起源则是蒙古的金帐汗国,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而现在演变的和我们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国家的政体要什么形态才能管理比现在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更大的“国家”?也许人类进入星际探索的时代,作为母星,才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形成一个人类的整体,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川陀”。这有点扯的太远了……

回到这本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本书兼具了这 2 个功能。对于有志于多出去走走看看,体验不一样的风景的 walker 们来说,这还是很值得放入行囊的一本书的。

相关文章

  • 读后感 |《目光》

    2020年1月,网上的一则视频震惊了所有的人,一个医生在专心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人从后脑勺砍伤。这个医生就...

  • 2019-02-20

    每日成功记录 1.学完《微习惯》读后感 2.学完猫叔《读这篇文章, 收获百万》读后感 3.清单式读书法的启示 4....

  • 11.1

    把这本书啃完想睡觉了,读后感明天再写吧,实在是太困了

  • 2019-01-13

    干法第五章读后感 干法第五章读后感一: 追求“完美主义”, 第一种是“要求自我”型,他给自己设下高标准,而且追求完...

  • 唐雅静1128阅读作业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今天重读了阅读图画书的插画这一小节,书中提到,大人看书时,目光习惯随着文字...

  • 完本:《活着》读后感。

    此刻我想我的心情该是五味杂陈的...头一次为书中某个动容的情节落泪。 这无疑是一部,不失朴素粗粝而又辛辣的作品,在...

  • 目光后的目光

    听小说《野葫芦引》,吕香阁一出场不过是16岁年纪,做派已经令人吃惊。她是吕家的远亲,投奔来的,基本是仆人的角色。 ...

  • 雏鸟

    雏鸟 1 那年,他8岁。 父亲垂着首,向着饭桌抱怨道:“完啦,生活完啦!” 父亲向他露出恳求的目光,说:“大郎,你...

  • 一周总结

    这周读完啦Dear Girls这本书,写了一篇读后感;看完《Anne with an E》这部美剧;跟完晨读;还有...

  • 阅读趁年华

    阅读趁年华 ——《书读完了》读后感 刚看到题目《书读完了》,真的是有些诧异,书读得完?怎么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光》读后感(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gi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