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世界是立体的。
这本书很有意思,总体来说是一本世界旅行杂记,但是它不是孤独星球那种旅行辅助工具书,也不是对一时一地的深入解读;虽涉及多地,特别是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但也没有给人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感觉。这可能和它的作者有关,先简单介绍下吧。
作者程孟辉,是资深的出版行业人士,商务印书馆的资深编审,哲学专业出身,兼修美学。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世界各个国家从事出版事业交流的工作。而工作之余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探查,对于一位哲学家,美学家来说,必然会形成不少风格独特的文字,这个集子就是对这些优秀文章的集结,展现了一个美学家眼中的世界,是为“目光”。
由于是个 16 开本的书,看着不厚,但实际也到了 40 万字,每页几乎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不过好在读起来并不枯燥,作者的文笔属于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类型,加上很多历史的介绍是属于我的菜。这里面介绍了五大洲的 30 余个国家,以近邻亚洲和历史沉淀颇多的欧洲为重,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次之。读罢此书,最大的感受就如开头所说,世界是立体的。
为什么这么说的?我们从小看世界地图,学习世界地理,总感觉世界是二维的,我们可能知道山川河流,行政区划,风景名胜;但是少有把当地的这些特色和他们的历史,人文,风物结合起来。所以就导致知道这个地方,甚至去过这个地方,但是容易陷入“到此一游”的俗套,流于表面,这也是这本书的“序”中谈到的问题。而本书很好的把史、地、人结合了起来,通过作者的“目光”,为我们看了这个国家知名的自然或人文风光,讲述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亲身感受了这个国家的热情友好(也可能有敌视)。所以这个国家,这座名城就立体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具体的内容就不展开了,总之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我时常就在想,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是地理距离产生的,还是说族群人种的基因潜移默化的在起作用。匈牙利,其实是匈奴的后人,克里米亚,起源则是蒙古的金帐汗国,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而现在演变的和我们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国家的政体要什么形态才能管理比现在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更大的“国家”?也许人类进入星际探索的时代,作为母星,才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形成一个人类的整体,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川陀”。这有点扯的太远了……
回到这本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本书兼具了这 2 个功能。对于有志于多出去走走看看,体验不一样的风景的 walker 们来说,这还是很值得放入行囊的一本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