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自己就是《三季人》之《五蕴》

认知:自己就是《三季人》之《五蕴》

作者: 壹鑫祥善 | 来源:发表于2024-04-06 12:45 被阅读0次

盲人摸象的故事,都读过,但是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在很多地方,就是正在摸象的盲人,而且可能我们都还不知道。

除了庄子的望洋兴叹,孔子的三季人,老子的三士闻道,还有佛学家的“五蕴”。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是一个关于研究蚯蚓的实验的报告。实验论述了,蚯蚓对外界的感知,只有嗅觉跟触觉就这两个层面。

人对外界的感知,佛学讲过,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的感知,是通过眼睛看到的,通过我们情绪去感受,脑袋去思考,行为去判断,认知去识别,最终的表达的成果。据说,人类在上古时代,是可以跟动物植物沟通的,只不过随着进化,很多功能都慢慢消退了,现代的脑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人在进化过程中,有些能力慢慢退化了。

言归正传:

有没有另外一些人,或者一种生物,对外界的感知,是超过五蕴的呢?为啥我们经常说,女人会有第六感呢?

简单点说吧,我们跟蚯蚓讲泥土是黑色的、黄色的,永远也说不清楚。现在科学的仪器,探测出很多植物,是思想的,也有情感的,这些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不要说我们生活在现代,就是我小的时候,跟我讲植物有情感、思想,我肯定会怀疑这个人精神有点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经常要各种人际关系,更加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厌恶。对于那些情绪不稳定、不可预测的人,我们需要保持距离,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乌鸦永远不会觉得黑色不好看,狗永远不会觉得骨头不好,因为我们在说话中,更要看清楚对象,不要对牛弹琴,如果在他们面前谈论这些观点,他们会对你进行谴责、甚至攻击。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我们的认知都不是一样的。别用自己的认知,去强求他人的认同!

之前看过一句话,世界上最难沟通的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那些早就已经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

《心经》有一句话: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中的“照见”一词,为啥不是看见、遇见呢?因为这里并不是简单的看见,看到,是参透(看透)了本源,(参透)看透了事物的来龙去脉(过程)。(目前还在学习中,就不深入解释)

只有当认知足够高,洞察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即使自己没办法解决,也知道去找办法解决,这样就不会迷茫,不会困惑。

这也许就是学习的魅力,看起来最高深的学问,都是相通的,大道至简,一通百通。

相关文章

  • 我丧失了为人的资格

    生活中,最怕遇到两种人。一种是对自己没有认知,也就是那种无自知之明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对自己认知特别清楚的人。 对...

  • 不负时光不负己,生活也是一场修行

    文|武姿仙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季人的故事 层次不同认知不同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三季人的故事呢? 相传,孔子的弟子...

  • 20190327

    三季人 (一)孔子之《一年三季》 原文: 一日,孔子门下一弟子正于庭前洒扫,忽遇一客。 问之:汝何人?...

  • 心如工画师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画家,能画出各种生命现象,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认知模式。“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

  • 《出入平安》

    《一人之下》第三季之2 ⼀、《出入平安》   《出入平安》  ——《一人之下》第三季片尾曲 作词 : 潇娘/Swa...

  • 我的六合微生活(三十七)不是求是修

    师父常对我们说:“蝉蝶不知四季”!因为,人的认知是分层次的,“夏虫不可以语冰”、“不与三季人争执”,都是讲的认知问...

  • 自信是自己灵魂力量,自负是给别人看的牌坊

    正确认知自己,重要的就是认知自己的弱点,“迷之自信”的人,在别人眼中往往都是笑话,自信是自己树立的灵魂力量,自负则...

  • 华氏正能量之《三季人》

    华氏正能量之《三季人》 三季人,即指代无知的人,有时用于贬义。2009年,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

  • 《心猿归正》

    《一人之下》第三季之3 ⼀、《心猿归正》   《心猿归正》  ——《一人之下3》第三季片尾曲 作词:大九_LN作曲...

  • 这些人,就是刺激你认知自己的

    /路路66 # 突然有了自己的时间️,却不知道做什么。看了几个小时电视剧,看得眼睛好酸。 坐在外面看雨,看了一会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自己就是《三季人》之《五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gi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