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场景,我们很熟悉。一个是夫妻二人吵架,丈夫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想说服妻子按自己的意思来。而妻子总是不认同,总是能找到反驳对方的理由,最后谁也无法说服谁,不得已,丈夫妥协。还有一个场景是,在工作中,我们所在的部门提出了一个工作建议,尽管已经考虑的很全面,领导却总是能找出理由,觉得不妥。最后还是不得已,遵循领导总是对的原则,按领导的意思办。这是们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总是以一方的妥协告终,我们谁也不想总是做妥协的一方。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更好地说服他人,而且让对方心服口服呢。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为什么说服一个人很难呢?《奇葩说》第三季冠军黄执中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二是没有人喜欢不知情;三是所有人都希望有退路。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被说服就等于自己被打败了,我们的想法都是自己过去多年经验的偏好与选择的结果,很难被改变。我们在不了解情况时,很难配合他人做一件事。比如,有一个故事,航空管制,飞机需要晚点起飞,已经上飞机的一位老人不耐烦,空乘人员告诉对方航空管制,需要等一会儿,这显然不能平复对方的情绪,老人大闹着要下飞机。后来,乘务长过来了,给老人解释到,我们的飞机是在排队起飞,如果现在让大家下去,空管解除后,我们就得重新排队到最后,就会等更久。听了这个解释后,老人情绪好了很多,虽然还是不满,但已经不再吵闹。因此,告诉别人理由是最简单的说服方式。
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假如卖家说不满意可以随时退款,我们会很容易买下这个商品。现在很多电商推出了只退款的政策,更是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这个故事充分印证了我们希望有退路这个偏好,只要有退路,我们就会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
因此,想要说服一个人,就要从这些理由中出发,寻找答案。罗伯特西奥迪尼的代表作《影响力》提出了人类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个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性、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这六大原则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极具说服力,也就是我们说服对方的底层逻辑。互惠是指,只要是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东西,一定会有亏欠感。承诺和一致性是指,人们通常会遵守自己的承诺和保持一致性,如果你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或做出承诺,你更有可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哪怕这个决定看起来不那么正确。社会认同是指,人们通常会根据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喜好是指,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权威是指,人们通常会相信权威人物的建议和意见。稀缺是指,人们通常会认为稀少或有限的东西更有价值。
这几个原则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想说服对方,本质是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那么,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几点说服他人的建议。
1.明确自己的目标
我们在沟通时,很容易陷入无意义的争论,甚至被对方激怒,开始人身攻击。本来是要说服对方的,结果变成了就其中一个观点的争吵,严重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当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对方情绪激动时,要先暂停对话,冷静下来,思考是否偏离了方向,要及时回到正轨。
说到说服,我们都会想到辩论和谈判技巧。辩论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是为了说服观众,而不是说服对方。谈判的最终目标是达成一致,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或作出让步。说服的目标是让对方采纳我们的建议。这三者的目标还是不同的,但是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将三者混淆不分,把说服变成了辩论或谈判,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说服的对象有这几种类型,家人、领导、下属、客户。不同人说服的策略不同,也是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说服家人不要过于较真,说服领导需要明确领导的意图,说服下属需要让其感受到被关心,说服客户要让其感到有利可图。
2.用事实说话
夫妻二人吵架,很不冷静,双方都在强调自己的观点,而很少谈及事实。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是观点就能被反驳,但事实是永远无法反驳的。举个例子, 今天很热,是观点。今天30度,是事实。我们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尽量多去陈述事实,然后基于事实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会很少被对方驳倒。
3.掌握一些辩论基本技巧
说服他人和辩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在逻辑举证方面,其中的技巧是可以借鉴的。第一步,明确自己的结论和理由,同时,理清对方的结论和理由,最好是找到对方结论的元起点,然后利用金字塔原则表述,先结论后理由。第二步,拆解对方论证的逻辑,反问对方理由是否真实、理由与结论是否相关、推理是否片面。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方法。比如,身体发胖与缺乏锻炼有关,但缺乏锻炼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也可能是饮食结构、身体疾病等其他原因。相关不一定是因果。
另外,和对方辩论时,不要被对方的节奏带偏,不要被激怒;坚持自己站的住对方也无法反驳的观点和理由,保持镇定,去反问对方。比如,交警查违章时,只问一句,是不是违法了,不听车主过多的解释。
听对方多说一些信息,找到对方的论据进行反驳。对于不讲道理的人,无需过多解释,越解释越乱,听他说完再回应。
4.诉诸利益,而非理性
利用辩论技巧,找到充足的论据和推理逻辑,可以让我们在表面上说服对方,但要让对方完全接受我们的意见,这还不够。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我们要让对方感觉到采纳我们的意见对他自己有利。这才能真正的说服对方。比如,我们想让领导采纳我们的工作建议,说了半天建议的好处,但领导不置可否,但说到关键地方,这个建议可以为公司带来1个亿的利润,领导会立马兴奋起来。
以上,与您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