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上班三天,今天也还算是在2019年的春节期间。我从来没有这么着急或者说是焦虑过这个身份“大龄单身女”,开始渴望在近一两年内找到合适的人走进婚姻,最好还能有个鼠宝宝(虽然我并不太喜欢老鼠,但是总不能拖到2021年,我32岁再要宝宝吧)。这种着急,让我感觉到自己神经都被拉扯着,情绪也不太稳定了。
这种焦虑与我去年的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2018年,我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单身一辈子也无妨,好好赚钱养好自己。
春节期间,总会受到各种“善意”的忠告,例如:你年龄不小了,要赶紧找个对象结婚了,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面;也有,你要求不要那么高,找个条件好点的人轻松点过些小日子。听到这种“催催催”忠告,我会觉得比较厌烦,让人增加焦虑和紧迫感。我就想一个人不紧不慢的过了,怎么滴。
冷静下来,我觉得也许自己还是面对现实吧:人总是要结婚的。那就好好去找寻这么个合适的人吧。一旦有了这种心态,我再也不能平衡心态,一心只想着快、快、快!内心越是着急、越是焦虑、越不觉得有什么合适人,只有条件合适的相亲对象。相亲是快速认识异性的方式,但和他人接触时总会让我感到烦恼,双方都会有太多试探和期待,打破我内心的宁静,让我心绪混乱。
有时候我也会听到三观很正的忠告,例如:不用着急结婚,好好提升自己,自然会吸引优秀的异性。又有,只有适合结婚的感情,没有适合结婚的年龄。虽然这些三观很正,我听了后只觉得这些人并不理解大龄单身女的现状:几乎没有社交圈,再把年龄拖下去不说生两个宝宝了,生一个宝宝估计都成了高危孕妇。另外,这类人会无形中给人“着急结婚就会找到渣男”的错觉。
这类忠告就像是一盆凉水泼到我身上,好似要浇灭我的热情。我更愿意相信,抱着“积极结婚的心态”,才会有踏入婚姻的希望。
以上两种观念相反的忠告,都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多多少少也与我个人的状态分不开:是我内心不够强大易受干扰,也是我自己矛盾。我应该学着抵御外界各种观念的干扰,也应该学会与人与己平和的交往。
既然自己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那就好好提升自己,经营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接纳这个社会的观念,我也可以做我自己,这并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不必硬要融合社会主流的观念中。
我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也会渴望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一个负责任、温暖的老公、有健康可爱的宝宝们。如果我完全摒弃与他人交流,只沉浸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那真是网上说的“自杀式单身”了。如此,我觉得可以给自己定个结婚目标,这一两年来好好认识各种朋友,说不定幸福不期而遇。即使这个目标达不到,那也没关系,我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再给自己订下一个年龄周期的结婚目标。
作为一个大龄单身女,我希望自己可以这样:有那么个合适的人,就在一起。没有合适人,也无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