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密码
喜欢茶,经常看茶书。最近新得一本《茶叶密码》。简单的印刷,线装本,看着就很喜欢。看里面的内容,却非常丰富,还有许多精美的配图。不仅有手绘,还有照片,复杂的茶叶成分讲解被图像化结构得清晰了然。
作者郝连奇先生是安徽农业大学机茶92级毕业生,学茶二十余载,一直希望用通俗的语言来描写茶叶。经过多年努力,他把所学心得整理成了这本册子。书中有茶叶里的物质,对人体的好处,如何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以及茶叶与健康的关系。
茶树的鲜叶里有22~25%是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类,有机酸,脂类,酶,色素,芳香物质,维生素等有机化合物,还有一部分钾,磷,钙,镁,铁等无机化合物。这些内容物中最影响茶叶味道的是茶多酚,色素,生物碱,氨基酸,糖类和芳香物质,茶皂苷。
不同比例的茶多酚,是茶香气的密码。我们常在茶中喝到的青草香,兰香,蜜香,玫瑰香,茉莉香,花果香,果味香,肉桂香,木香都来自不同的醇类,酸类,酮类,脂类和醛类。还有一个特别的松木香来自一种叫蒎烯的物质,而陈香中有好几种化合物组成。难怪茶叶在存储的过程中,香气和口味会有不同的变化。因为大部分化学物质都是不稳定的,在时间和空气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着转化就形成了茶叶不同的口感。
以前学茶道课的时候,老师常说雨天是不太会拿好茶出来泡的。现在有点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因为潮湿的空气会影响香气的发散,所以很难品出好茶的味道。常说绿茶会有鲜爽的感觉,就是因为里面的茶氨酸最多。新茶如果不及时喝,就很快失去了这种风味。
一直跟着朋友喝龙井,好多年了,每次春天时刚拿回来的茶叶总能喝出鲜味。这几年绿茶喝得少,有时买多了放冰箱,再拿出来喝就也没有原先的滋味。还有碧螺春,碰到好的自是难得的香,只是这两年也鲜有遇到。学茶之后,什么茶都开始喝,许多以前不喜欢的品种也慢慢成为了心头好。其实,一杯好茶是需要合适的泡法,如果水温没到,时间没到,都会影响出汤的口感。
品茶就是当下的心情,在每一刻茶叶,水,器,人都会不同的表现,能够遇到一杯好茶是缘分。经常看到老师泡茶时表现出一款茶特别风味时兴奋的样子。即使是学茶多年的老师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把握到最佳状态。而一饼茶如果已经存放了很多年,每一次喝都会是不同的,那种转化出来的惊喜很难用文字来形容。
读《茶叶密码》为我解开了许多未解之谜。有些答案可能都要时间来回答。好茶的秘诀是给它一个好的环境慢慢生长,耐心等待。假以时日,它定不会辜负你的期盼,用难忘的滋味回报你的信任。看了书,想喝茶,又怕影响晚上睡眠,明天起床一定泡壶好茶,开始新的一天。
茶叶密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