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今年,有关七夕的网络流行一段不断被拷贝接龙的问答:
“你问我七夕想要什么?”
“我想要——永不变心的财神爷。”
七夕本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可现实社会却越来越少有关于爱情的传说。反倒是单身的越来越多,结婚又离婚的也越来越多。
我是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七零后,差两个年头不到八零。有网友调侃说,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看《还珠格格》,初中看琼瑶,高中看韩剧。那情深深雨蒙蒙,书桓大雨追依萍;你是风儿我是沙,就算你的眼睛瞎,我也要把你带回家;小燕子就是我的菜,不要皇位我也要把她爱。总之就说这“恋爱脑”是从小打的基础,到多大岁数都治不好。都四十多了,还要死要活地把那爱情找。
然后,国产无脑小短剧应运而生,投其所好开始上演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千亿总裁爱上当保洁的“我”,超级富二代爱上离异带俩娃的“我”。先不说怎么会有这么些缺心眼子的有钱人,主要是说我们这代人先是被影视剧捧上天,然后又摔得一塌糊涂。
其实调侃归调侃。我们这代人——当然凡事都不能讲绝对——可以说我们这代人中的大多数,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看到了祖辈及父母辈的“相濡以沫”。
像我的祖辈,在“男人是天”的苏北农村,在贫困潦倒的四五十年代,我大爷爷就是要饭,也奋力养活大奶奶和孩子们。我爷爷用麦秸芦苇编小笼换钱,买俩馒头揣怀里带回家给奶奶吃。我的父亲永远是早起的那个,特别是冬天,生好火烧好热水后,再叫母亲起床。
我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即便没有自由恋爱,也可以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走进婚姻。有家庭乃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内心对此是笃定的。
转眼,我的婚姻已走过十八个年头。大儿子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有天由衷地和我们说:“我觉得你们俩之间没有爱情。”又三年之后,十七岁的他否定了之前的看法,开始觉得:“好像也是有点。”
这就对了。儿子能感受到这点,说明我们还可以继续走下去。
非要套用一句琼瑶式的说法来形容,大概就是:这种若有若无的感情,像暗夜中闪烁的星光,时而明晰,时而隐匿,虽不轰轰烈烈,却足以照亮彼此前行的路。















网友评论